政治聯姻是鞏固統治常見的方法,中原王朝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通常會和少數民族的首領進行聯姻。要說歷史上著名的和親事件,昭君出塞必須要提。漢元帝時期,王昭君入宮,成爲一名宮女。雖然十分美麗,但是她在宮裏卻並沒有得到皇帝的賞識,又或者說是根本就沒有見到皇帝的機會。


公元前34年, 爲了安撫匈奴,漢朝統治者答應了西域單于聯婚的要求,王昭君成了那個爲漢朝犧牲之人。多數爲人都讚歎昭君無私的行爲,因爲她這一去。不僅換來了兩朝長久的安寧,爲大一統也做出了重大貢獻。

很多人都同情她,但是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想,有沒有可能這就是她最想要的呢?和在顧忌的深宮中孤獨到老,大漠的環境好像更美好一些。她至少可以接觸外界,所以我們大可不必爲了她的命運而悲嘆。


她天生麗質,精通各種樂器,書畫也不落後,憑此姿色和本領,入宮之後,定會衣食無憂。但是受畫師的影響,她終究沒有機會碰見皇帝。雖然皇帝不知道後宮有如此美人,但是民間卻早就已經傳遍了。單于提出和親要求的時候,漢元帝自然捨不得宮裏的各位公主,所以就在後宮找人,讓後宮之人替代公主,昭君這時候出來了。


可是此刻的皇帝見到她的面之後,心中掀起了千層浪,後宮竟然有如此精緻的人兒,自己竟然沒有見過。雖然想留下她,但是自己已經答應好的事情,終究無法改變,畢竟君無戲言。19歲那年,王昭君迎來了人生的轉機,搖身一變,她成了尊貴的“公主”,嫁給了單于。在她生下兒子右日逐王后,漢匈之間的關係大爲增強。


在漢朝的她只不過是一個地位低下的宮女罷了,但是在大漠裏不一樣,她是至高無上的王后,對她來說,遠嫁是一個重見天日的絕佳機會。不過嫁到西域之後,沒過多久,單于就逝世了。王昭君就想回到家鄉,然而當時漢朝已經換了一個皇帝了,漢成帝沒見過她,給直接拒絕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