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邊的故事和結局大家都知道了,隨着林沖、晁蓋、吳用等人上山,王倫心胸狹隘、處事不當,終究死在林沖之手,演繹了一出強龍偏壓地頭蛇的好戲。接下來,公司的發展出現了轉折,如果沒有小旋風柴進的推薦,林沖的到來,王倫的生活絕對是有滋有味的。

刀叔觀點:王倫必須死,不死就說明不了古代讀書人的悲涼。
電視劇《水滸傳》看了不下十遍,但每次看到林沖火併王倫時都大呼過癮。然而今早上醒來,偶然想到這個倒黴的白衣秀士,遐思半晌,竟對此前的蔑視與痛恨生出些歉意。王倫的綽號很有意思,它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體、一類人的總稱。“白衣秀士”,原指尚未及第的士子,就是現在的高考落榜者。就是這麼一個高考落榜生王倫,在求學無望,報國無門的情況下,只得走自由創業的途徑了!
以一介書生而加入打家劫舍的山賊路匪,這本身就已經表明其人非凡的勇毅,至於他竟然還坐了山寨的第一把交椅,手下嘍羅衆多不說,還臣服了摸着天杜遷、雲裏金剛宋萬兩位擎天柱般的大漢,甚至,號稱“旱地忽律”的朱貴也在他手下坐了第四把交椅,這就不能不叫人佩服。爲安定其心,王倫又特批朱貴在水泊彼岸開了一座鱷魚酒樓,于山寨分紅之外,兼領一份杜宋二人所沒有的總經理高薪,由此可見,這位白衣秀士是頗諳以文馭武之道的。
在王倫的心目中,有一條理想的道路:應試中舉,封官蔭子,成就功名利祿。但現實是殘酷的,往往朝着人們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王倫時運不濟,“不及第”,落個窮困潦倒。他和摸着天杜遷兩人,不得不抱着試一試的態度,慕名投奔柴進,蒙其收留。可寄人籬下不是長久之計,也不是王倫、杜遷兩人想要的生活。他們得些柴進資助的銀兩,輾轉來到山東濟州的水鄉梁山泊落草。
“文無仕途,揭竿殺戮。”從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勤讀苦學的文弱書生,到江湖越貨殺人的強盜,這該經歷一個怎樣的靈魂掙扎與煎熬?那一襲白衣,便是王倫內心至美純善的嚮往。寫盡當時多少讀書人的淒涼境地,讀來陰風四起,感覺背脊涼颼颼的。
王倫選中梁山泊作爲大本營,絕不是偶然,而是以戰略眼光實地考證,經過細思量的,其原因有三:
第一,梁山泊水系四通八達,水域寬闊,退守自如,比較安全;
第二,給養容易保障,基本生活不愁。阮小七就曾對前往考察、拉他入夥的吳用說過:“如今泊子裏新有一夥強人佔了,不容打魚。”爲什麼不許周邊的百姓在泊子打魚?就是爲了讓自己的兄弟,有足夠的魚可喫。不用像少華山上的神機軍師朱武、白花蛇楊春、跳澗虎陳達那樣,爲糧食發愁,還需假途史家莊去華陰縣借糧;
第三,宛子城、蓼兒窪地勢獨特。自金沙灘上岸,“兩岸都是合抱的大樹”、“四面高山”、“中間裏鏡面也似,一片平地,方可三五百丈”。王倫等人在這裏盤踞,“半山裏是一座斷金亭子”、“再轉將過來,見座大關。關前擺着槍刀劍戟,弓弩戈矛,四邊都是檑木炮石”、“三關雄壯”、“靠着山口才是正門,兩邊都是耳房。”
可見,他們已依山勢地形,將其打造成了一個易守難攻的快活寨子。要不是他選擇梁山泊,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後來也不可能使晁蓋、宋江這幫農民起義者,立足於此,跟朝廷對抗,成就一番事業。
梁山西近首都開封,東臨海濱,南向江淮,北上燕北,這是一個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富饒之地,爲以後梁山成爲一個好平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這可以看出,王倫還是一個有戰略眼光的知識分子,知識就是力量。在剛開始的梁山公司董事會四個成員中,王倫的武功應該不是最高的,但是文化水平應該是最高的,所以他坐了董事長!
接下來,公司的發展出現了轉折,如果沒有小旋風柴進的推薦,林沖的到來,王倫的生活絕對是有滋有味的。後邊的故事和結局大家都知道了,隨着林沖、晁蓋、吳用等人上山,王倫心胸狹隘、處事不當,終究死在林沖之手,演繹了一出強龍偏壓地頭蛇的好戲!王倫必須死,不死就說明不了古代讀書人的悲涼。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精品,全網總曝光15億次的優質MCN自媒體,歡迎關注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