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一點在哪個行業都是適用的。就算你的師父再厲害,在某一個領域再牛,當學生的不努力也不行,孔子那是中國公認的教育學第一人,照樣也有不成器的徒弟。曲藝界也是如此,不少人拜了知名的前輩當師父,但是未必會發展得很好,郭陽和郭亮這對喜劇界少見的雙胞胎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們拜了相聲界的領軍人物姜昆爲師,如今卻不說相聲,而是專門演小品。

不少人看慣了郭陽和郭亮演小品,都以爲他們是正經的小品演員出身,其實他們兩個都是標準的相聲演員出身,師父是快板名家梁厚民。郭陽郭亮在2012年左右的時候加入了星夜相聲會館說相聲,而這個相聲會館就是當時退出德雲社的何偉跟李菁創辦的。郭陽和郭亮當時成了那裏的主力演員,畢竟哥倆的喜劇天分還是有的,在大概2016年的時候,何偉李菁的星夜相聲會館當時經營維持得很艱難。

眼看李菁跟何偉裂穴分家,郭陽和郭亮要失業的時候,青曲社的苗阜向姜昆推薦了郭陽和郭亮,兩個人能認識姜昆這樣的大人物自然是非常的高興,很快就拜姜昆爲師,進入曲協,成爲了體制內的演員。拜師姜昆以後,郭陽和郭亮參加了不少央視的綜藝節目,兩個人都發現演小品要比說相聲好得多,更能發揮兩個人在喜劇方面的天賦。從此兩個人走上了小品之路,基本就再也沒說過相聲。

因爲兩個人之前說相聲沒什麼名氣,加上兩個人成名基本上是在演小品以後,所以郭陽和郭亮被不少人以爲就是小品演員,而不是相聲演員。郭陽和郭亮確實非常的有才華,而且本來喜劇界雙胞胎就不多見,兩個人憑藉雙胞胎的身份創作了不少作品,最經典的就是哥哥代替弟弟去相親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其實是真的,當年的郭陽曾經真的替自己的弟弟郭亮去相親過,這是根據他們的經歷改編的。

郭陽和郭亮的小品,基本上都是一個套路,都是一些底層小人物,比如保安等做好事,獻愛心,或者是收養智力低下的殘疾兒童等,一般作品的最後都會告訴觀衆這些小人物做了什麼樣的好事,然後隨着音樂煽情讓觀衆們潸然淚下。這樣的套路一次兩次還行,總是這樣的話觀衆也有點審美疲勞,郭陽郭亮的小品基本上看到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是什麼。喜劇作品到底該不該煽情,也一直是大家爭論不休的話題。

其實想一下是很好理解的,因爲郭陽和郭亮如今是曲協的體制內演員了,演出的時候自然要以教育和正能量爲主,哪怕是犧牲一點喜劇效果,也要讓自己的演出變得催人淚下。藝術這個東西沒有標準,我們也不能說郭陽和郭亮這麼演就不對,只是喜劇本來的目的就是讓人快樂,而不是教育人。如果過分地強調教育性和正能量,只會失去了喜劇的本質和初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