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觉得,沐英作为朱元璋的养子,在身上没有所谓的贵公子气息,反而用自己出色的军事嗅觉发明了三段击这个跨世的创造,为明朝牢牢的守护住了云南边疆,并且在这个守门员的位置上世世代代伴随着王朝而服务下去。作为乱世中最后一任的黔国公,沐天波用尽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来保卫这个国家,虽然有封建礼教的君君臣臣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我相信沐天波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故国有明,首先作为这个国家的臣民角度来选择在风雨飘摇明末清初的站位问题。

穿空的乱石,带来的是撞击历史后一块消逝的千堆白雪,江山如画,绘出的是一时间那无数激荡宇内的英雄豪杰。在元朝的残暴统治下,一群在当时统治者看起来的泥腿子洗涤了混沌的社会。他们中有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当然最后幸运的黄袍加在了朱元璋的身上。和他一块刀山枪海走过来的兄弟比如徐达常遇春等人以及他们的后代自然在历史上可以留下翩影,其中有一位开创了创造性战术的将领,他们家的血液用休戚与共的方式融入了明朝,直到成为明朝最后的守门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传奇家族——沐氏家族。

乱世弃童不世功臣

作为和朱元璋一块出来成为明朝原始股股东之一的沐英,小时候因为元末的各种动乱小小年纪就成为了孤儿(丰衣足食谁和你干掉脑袋的活),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沐英被朱元璋收养,跟随在这位开国皇帝身边的小沐英,在朱元璋的举手投足之间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成年之后,在养父朱元璋的安排下,他率领麾下的部队替大明朝保管了祖祖辈辈守护这一挚爱的深沉的钥匙。在大大小小战役的历练下,战场这个最好的老师教给了沐英许许多多的东西,特别是配合徐达北伐的大军独立作战证明了沐英可以独当一面。史书记载:“高皇帝开国勋臣,以令闻永世者二:曰徐中山、沐黔宁。中山赐第留都,子孙席先猷,享列爵,称保家之主可矣。黔宁守在荒徼,世有师命,纾天子南顾忧,视中山之裔宴乐饮食相万也”

在这情况下,朱元璋派遣沐英配合名将傅友德进入云南剿灭元朝的割据势力,征伐在云南有长期政治影响的段氏家族。很快,这位在军事史上有着伟大创造性的将军发明“三段击战术”,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使用火器领域的泰山北斗。在云南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的格局下,许多或明或暗的势力并不欢迎明军。很快麓川国就准备发扬地头蛇精神,想让明军知道到底云南姓不姓朱。这个方外的国家,面对军力强于自己的明军的时候,所能倚重的就是当地特产的大象,面对这种庞然大物,有着出色军事能力的沐英经过一番琢磨,为自己的养父和自己的家族能长期镇守云南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和后续张辅讨伐安南所面对的状况一样,沐英却为张辅好好的上了一课。


面对大象的冲击力,沐英发现了火枪发射间歇性的问题,于是他将火枪兵分成三列,使得火枪可以无间断的射击,这就是让后世无数军事家模仿推崇的三段击。笔者觉得,沐英作为朱元璋的养子,在身上没有所谓的贵公子气息,反而用自己出色的军事嗅觉发明了三段击这个跨世的创造,为明朝牢牢的守护住了云南边疆,并且在这个守门员的位置上世世代代伴随着王朝而服务下去。那个在乱世中颠沛流离的儿童,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蝶变成为了一代不世功臣。

没有朱皇帝哪来沐国公

为朱元璋而天下先的沐英受到了朱元璋的厚眼相待,一张黔国公的饭卡保障了沐英而他的子子孙孙陪伴明朝走到最后。随着明朝灭亡于李自成和满清的东西夹攻之下,世世代代让云南成为乐土的沐王府也遭到了强大的冲击。先是野心勃勃的云南土司沙定洲对着末代沐王沐天波的权力发起了冲刺,在外面一片兵荒马乱的情况下,沙定洲喊出连姓朱的皇帝都没了,哪来还有沐王在云南的土地上装逼。于是他率领他手下的人进攻沐王府,沐天波生不逢时开始了他的颠沛人生。


在逃出来之后,沐天波用他的号召力召集忠于明朝的土司来帮助自己维持恢复云南的乱局。正巧这时候在选择根据地的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四人得知有这么个机会,于是率军入滇作战平定了沙定洲之乱。这时候,在外部清军铁蹄压境下,残余的南明势力不得不抛弃流寇的成见,和大西军余部联合抗清。沐天波作为双方都能接受信任的人物在永历的朝廷中做了一个政治象征。当双方和衷共济可以一致对外的时候,孙可望却准备推翻现在的永历自己来当老板。

于是忠心耿耿的李定国李晋王就和孙可望发生了火并。笔者觉得,孙可望也可以归结于民族罪人一类,他虽然能力出色,但是他推翻庙门当方丈的做法使得本来还有可能一门心思对清的南明彻底成为了一盘散沙。更加可恨的是孙可望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叛变,那南明军事部署的底裤就彻底暴露给了清军。于是在清军强大的军事打击下,无能的永历居然做出了不去李定国军营,而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了异族缅甸的骚操作。


在压力下,面对外部压力,扛不住的缅甸用一场忽悠喝咒水结盟的骗局将南明君臣一网打尽。但是这时候,这位年轻的黔国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祖先和明朝的誓约,他奋力击杀包围上来的缅甸人,最后为国捐躯。是啊,正如那句刚开始的号召一般,没有朱皇帝,哪有沐国公,这位年轻的勋戚,伴随这他对这个国家最后的期待和热血长眠在地下。对于沐天波,后人基本都是报以敬佩和同情的态度:“及具末世,皇降大割,国步多艰,卒能跋涉从亡,流离异域,不屈以死,见危授命之义,其庶几焉,斯亦无愧其祖宗矣。”

故国有明,我还有热血

作为和明朝休戚与共的藩王,沐天波没有辱没自己祖宗的赫赫威名。从祖宗和明朝签订的生死契约开始,他们家就把自己家族的命运一块捆绑在了一起。作为乱世中最后一任的黔国公,沐天波用尽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来保卫这个国家,虽然有封建礼教的君君臣臣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我相信沐天波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故国有明,首先作为这个国家的臣民角度来选择在风雨飘摇明末清初的站位问题。


从祖宗的为明朝南征北战,到自己作为明朝最后一任守门员,栉风沐雨之间云南的沐式家族兢兢业业的完成了明太祖朱元璋所寄于他们的历史角色和使命。相比于徐达子孙的南京城下跪着喜迎清军的入城,沐家用强烈的反差来使得那个黑暗的时代有了一丝亮光和温暖,几千来,也正是这种觉悟的存在,演化成为了中华的命脉和气节,栉风沐雨,沐家真的值得。

柳败柔情傲, 梅萧五四尊。荷残风骨在, 竹老气节存

《明史》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

《明通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