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期《是真的吗》的电视节目中提示:注意,别再边吃饭边大口喝水了,可致消化不良甚至胃病--引发广泛关注。

可,这真的是真的吗?

然,并不是。

这也太不给你的胃面子了。

食物本身就有很多水分,而且胃液分泌也是相对灵活的,根本不会因为多喝了几口水,就发生大的变化。

如果非要说什么注意事项的话,就是不要喝得太快。

大口喝水容易导致气体进入消化道,那就真的会有「消化不良」的感觉了。

关于饭桌上喝水喝汤,饭前喝还是饭后喝,总有无休止的争论。归结到一点上,就是消化问题。

说到消化,它是人体内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影响消化的因素也很多,比如环境、时间和心情等。

喝水不但不会对消化造成负担,还会促进消化。吃饭时适量饮水可以将食物软化水解——反正它们在胃早晚会被软化的。同时也会冲刷胃肠壁,为后来的食物提供足够的消化空间。

边吃饭边喝水的影响有哪些

1、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

食物在人体口腔内,在牙齿和舌头的合作下,与唾液混合搅拌,形成容易下咽的粗食糜。

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不是以营养物质吸收为目,而是在唾液消化酶的作用下与舌味蕾结合,产生味觉

味觉的主要功能要是为了对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潜在毒性进行评估

比如,甜味的糖可以提供最急需的热量,鲜味的氨基酸可以提供生命维持需要的蛋白质;而苦味则意味着植物性毒素生物碱的存在——早期的人类只能用这种本能来实现营养和预防中毒

同时,检测到的味道还可以刺激胃肠道分泌相应的消化液,以及启动平滑肌蠕动,以迎接即将到来的食物。

同时通知胃肠道预分泌消化液,并启动胃肠强化蠕动。

边吃边喝可以帮助食物在口腔更容易形成进行初步消化和下咽的食糜。

2、食物在胃内的消化:

食物进入胃后,是在为进入小肠吸收营养做准备。

期间,食物也进行初步的消化。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胃蛋白酶原和保护性粘液。胃内初步的消化是胃蛋白酶原在盐酸作用下转化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启动蛋白质的消化。这个转化过程依赖于胃内一定的酸度,一般PH值在1.8时,转化效率最高。完全缺乏胃酸时,这种转化不能进行。

另外,胃蛋白酶一旦形成,也会正反馈性激活胃蛋白酶原。

因此,胃液,包括胃酸和胃蛋白酶对于食物的消化作用非常有限,食物的真正消化和吸收是在小肠进行的

胃酸最主要的生理功能还在于杀菌,以防止胃肠道内细菌和真菌的感染。有研究发现,当胃内pH值达4.0以上时,近端小肠就会发生细菌过度生长。

胃酸的分泌分为两个时相:一个是当看到、闻到甚至听说到好吃的食物,和食物在口腔的初步消化信息刺激胃酸分泌,称胃酸分泌的头相。食物进入胃内,一些化学物质,尤其是肽类可以直接刺激胃酸的胃相分泌,占胃酸分泌的80%。

我们都知道,食物进入胃内不会直接排入小肠,而是在胃内反复研磨搅拌几个小时。食物通过胃的时间是消化系统一个重要的功能参数,一般以一半食物被排入小肠的时间衡量,称胃半排空时间。

通常的一般性杂食食物,胃半排空时间为2.5~3小时。而其中的水分,通常可以更快的被排空。

因此,食物在胃内的初步消化具有充裕的时间,只要不是病理性胃酸缺乏,比如重度萎缩性胃炎晚期,蛋白质胃内的初步消化并不会受影响,也就是不会造成消化不良。

那么,边吃边喝,哪怕是和大量水,也不会因为胃酸的稀释而影响蛋白质在胃内的消化,而对几乎全部在小肠进行的真正的消化过程更没有丝毫影响

称吃饭期间(大量)喝水会稀释胃酸造成消化不良,是对消化生理缺乏基本认识的表现

相反,边吃边喝,可以进一步软化和溶解食物,使得胃内容物更稀薄,有利于形成更容易消化的食糜

边吃边喝有助于减肥

边吃边喝,不但不会影响消化,干扰胃蠕动,相反可以帮助消化

另外,边吃边喝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可以帮助减肥

肥胖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瘟疫,然而减肥却是非常困难,有效措施无非就是少吃减少热量摄入,和运动增加热量消耗

其中,前者一个非常有效的具体措施是增加摄入食物的水分。

道理很简单,无论是吃原本富含水分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还是边吃边喝,都可以降低食物的热量密度。

我们知道,饱食机制的传入信息之一是胃壁牵张感受器被牵拉。边吃边喝,食物热量密度降低,同样热量的食物容积就更大,可以更快地刺激产生饱腹感从而减少食物总的摄入量,有助于控制体重甚至减肥。

边吃边喝可以帮助减肥,这不仅是理论上的,而且已经获得包括美国国民营养健康调查等高质量官方证据的支持。

是值得大力倡导的、行之有效的减肥措施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的要求—— 男性每天推荐 1700 ml 以上的饮水,女性则是 1500 ml。

当然,夏天或高温环境下出汗多,秋冬季气候干燥,运动前、中、后,想喝就多喝点。

关于健康的小知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这儿了,很高兴在2019最后一个春天与您相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