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個人覺得,沒有特殊情況,在發表觀點時,儘量不要代表別人,代表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好的。我個人對馬東的這個說法也很是服氣,我猜,最初馬東想反駁的是:不要出口就代表“多數人”。

【作者 / 樂評人、影評人:青煙嶺】

上週末,最新一集的《奇葩說》第六季,在網上引發了較大的反響。

最新一集《奇葩說》,馬東和儲殷有關“大多數人”的辯論,你咋看

其中,反響比較激烈的在於選手儲殷和馬東之間的辯論,針對“恐婚”這個話題。

儲殷發表了一段50多歲長輩最常說的話,馬東作爲主持人,原本不需要對他進行反駁,但他還是第一時間立刻回擊了。

焦點在於,儲殷教授指出,當過了55歲,人很需要另一半和孩子,這是大多數人最合理的選擇。

馬東反駁,什麼叫這是我們大多數人,這個世界上沒有這句話!

最新一集《奇葩說》,馬東和儲殷有關“大多數人”的辯論,你咋看

接着,兩位針對“恐婚”繼續辯駁,但後續不少觀衆排除話題本身,對“大多數人”這個詞表示出了強烈的討論興趣。

我個人對馬東的這個說法也很是服氣,我猜,最初馬東想反駁的是:不要出口就代表“多數人”。

我們社會上有一類人很煩,他們甚至沒有像儲殷後來說的那樣,知道有大數據、概率的存在,卻張口閉口“大多數”,“更多人”、“大部分”這樣的言辭不絕於耳。

每每發表自己的觀點時,都想當然地覺得,這種看法是大多數人的看法,於是加上“大部分人以爲”這樣的前綴,其實往往都只是這個人的自以爲。

我們常對這種人說:請你不要代表我,也不要代表大部分人!

馬東當時下意識地立刻反駁,我估摸起初是這個意思,後來他們溝通的那部分,也算是彼此給對方一個臺階下吧。

最新一集《奇葩說》,馬東和儲殷有關“大多數人”的辯論,你咋看

我個人覺得,沒有特殊情況,在發表觀點時,儘量不要代表別人,代表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好的。

一方面其實很沒有代表性,另一方面,即便是了,但沒被代表的少數人,就不值得參與討論嗎?大家覺得呢?

如今,《奇葩說》第六季已經播出一個月,上線8期了,每每討論的話題,都是觀衆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不得不說,對於這檔節目的話題策劃者,我還是很佩服的。

最新一集《奇葩說》,馬東和儲殷有關“大多數人”的辯論,你咋看

所以,也希望接下來的節目中,朋友們能夠繼續關注話題本身多多討論,讓我們的生活中,也多些智慧和思辨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