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汉文帝自然是从史书而来。李商隐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暗含了汉文帝与贾谊君臣之交的一面。


贾谊壮志未酬,除了英年早逝、小人进谗,也有汉文帝作为君王失礼的原因。“子不语怪力乱神”是孔子对鬼神的态度,然而世人总有恐惧、惶惶,因而便催生了巫蛊、跳大神等活动。

秦汉时,民智未开,人们对于生死的恐惧化成了求仙问道、问鬼神。秦始皇想长生,是以便有三千童子童女到蓬莱;汉文帝怕死,是以他抓住博学多才的贾谊夜半话鬼神。

于是,这便让有心人趁虚而入。新垣平(又见此姓)学有望气之术,卖与帝王家,言说神出没,故得官晋爵。到了这一步,他衣食已无忧,然而人有妄心,不知足下又造祥瑞,这就很碍眼了。第一次“气成五采”,因为那是无形之物,你见得到,别人见不到,无证据明示;第二次持玉杯献书,言“阙下有宝玉气来者”,并在杯中刻字,有人上书汉文帝“所言皆诈也”,由是新垣平被诛。

贪心酿祸,是新垣平咎由自取。从此,汉文帝对鬼神之说渐渐远离,反醒自身。遗诏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万物之自然,奚可甚哀!”(这句话的大意是天下万物都生生不息,然而都会走向死亡。死是天地至理,是万物都要走的自然之道,想想就悲哀啊!)


汉文帝哀物伤己,对死的认知上升。生死之道,本就难悟。作为帝王,什么都有了,想再活五百年,是常心。这一句可看出汉文帝的哲学,那接下来就可看出他在反求诸己时所显露的德行。遗诏言:“当今之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这话就不解释了,之后的言语都是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反省以及对后事的安排。从这里可看出,汉文帝希望“懿文德”于后人,将德化之道传于后继者。

不谈论汉文帝的德化取得了怎样的效果,但在位期间,杀臣之事极少,可说几乎没有。一个人走进了死胡同,犯了错误,能深刻反思,尽力弥补,是一件可贵的事情。走上权力高峰,能以德行要求自己,是百姓的福气。史书记载的“文景之治”不是凭空得来的,是三代人的积累。因此汉武帝才有底气开疆拓土。


刘邦的儿子剩下的没有几个了。他想刘氏王天下,却没有料到外戚干政后子孙被屠。这中间除了吕后及吕氏的专权,也与他的儿子刘盈有关系。作为一个帝王,孝惠帝是失败的。他的懦弱,他的小仁,让他逃避,不敢面对天下重担。而他的兄弟则不同,选择了担当,以贤德治天下,与民以休息。所以刘邦是有福气的,至少其所开创帝国的继任者比秦始皇的牛!至于两任政权的存续为什么不一样?就是一个很宏阔的话题了。希望到时有更详尽的思考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