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於是在功德林食堂裏,周養浩和鄭庭笈發生了激烈口角,而也在幫廚的王耀武等人,居然紛紛離開,諾大的食堂裏,就剩下一個將軍和一個特務對視成鬥雞眼。這個落單的將軍是原四十九軍中將軍長鄭庭笈,落單的特務是軍統三劍客之一、綽號“書生殺手”的周養浩。

在電視劇《特赦1959》裏,戰犯們到了功德林也不消停,因爲他們原先就有矛盾:將軍認爲特務是白癡,總是提供虛假情報;特務認爲將軍是廢物,給他們提供都再好的情報也打不贏。

時間長了,人數較少、目光陰冷狐疑、做事喜歡偷偷摸摸的特務就被孤立了,連大特務康澤都不肯承認自己是特務。被孤立的特務面對鄙夷的目光和“狗特務”的稱謂,有時候按捺不住,也會露出爪牙跟別人打架。


面對黃維孤身一人的斥責,特務們敢陰陽怪氣地懟回去,黃維君子動口不動手,只能憤憤離去;當葉立三帶着一大票將軍前來挑釁,周養浩和徐遠舉只能選擇“戰略性撤退”,灰溜溜地走掉。但是當將軍和特務都落了單,那就沒話說了:一對一單挑,開打!

這個落單的將軍是原四十九軍中將軍長鄭庭笈,落單的特務是軍統三劍客之一、綽號“書生殺手”的周養浩。這場單挑,很明顯是中將軍長鄭庭笈輸了,但是鄭中將輸人不輸嘴:這狗特務打架不行,就會撕衣服!

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細看那次鬥毆的全過程,就會發現鄭庭笈打輸的兩個原因,這兩個原因都跟年齡無關,甚至也跟武功高低也沒多大關係。


話說當年半島戰火燃起,周養浩徐遠舉和黃維等人隔岸觀火,恨不得那把火馬上燒過來,他們就可以鹹魚翻身了。黃維是被愚忠衝昏了頭腦,沒有進行客觀的戰略分析,而周養浩徐遠舉則是根本就沒有那個戰略眼光。比較清醒的王耀武廖耀湘則雖然有所擔心,但還是比較傾向於美軍必敗。

於是在功德林食堂裏,周養浩和鄭庭笈發生了激烈口角,而也在幫廚的王耀武等人,居然紛紛離開,諾大的食堂裏,就剩下一個將軍和一個特務對視成鬥雞眼。

事情的起因是周養浩對鄭庭笈連諷刺帶打擊:“你在咱們功德林裏,表現最好,肯定有資格報名參軍,上前線痛擊老美!”鄭庭笈根本就不跟周養浩廢話,連續兩句“狗特務”懟了回去,還一膀子把周養浩撞開。


周養浩滿肚皮不舒服,嘴上也不饒人:“特務怎麼了?咱們當年都是爲一個集團效力,軍統保密局不比你們低一等!”鄭庭笈用扎心窩子的微笑面對周養浩,從牙縫裏一字一頓地冒出幾句話:“你聽清楚了,軍統保密局,所有的人,都是狗,見人就咬,你-是-狗-特-務!”

周養浩還了一句:“你倒不是狗,爲啥也搖尾巴?”估計是知道鄭庭笈要動手,周養浩撂下這句話,掉頭就走。鄭庭笈把手裏的麪糰往案板上一摔,兜屁股就是一腳,差點把周養浩踹個狗喫屎。


在面案與竈臺的狹小空間裏,周養浩鄭庭笈扭打成一團。看來徒手格鬥還是周養浩技高一籌,轉瞬之間就把鄭庭笈按在了地上。佔了上風還不罷休,周養浩開始抄傢伙,左手掐住鄭庭笈脖子,右手摸起一塊木頭柈子就往鄭庭笈腦袋上削。要不是陳瑞章和廖耀湘衝進來拉架,鄭庭笈就喫大虧了。

將軍們及時趕到,但鄭庭笈還是喫了大虧,被打得頭破血流,衣服也被撕壞了。

這場鬥毆的結果,是所長王英光政委賀春年對鄭庭笈十分照顧,梁東芳親自給鄭庭笈包紮,連胡大樹也表現出了少見的溫情:“你的衣服都被撕破了,回頭我給你另一套新的吧!”至於周養浩,可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他直接被關了小號,還差點被踢出功德林送到待遇較差的普通監獄。


回顧鄭庭笈與周養浩這次鬥毆,我們發現,鄭庭笈不是輸在年紀和體力上。當時鄭庭笈五十歲,周養浩四十五歲,雖然已經不在巔峯狀態,但是四五十歲,也是當打之年,而且是率先動手,應該佔便宜纔對,但他偏偏打輸了。這時候我們就要分析第一個原因了:兩人的格鬥路數不同。

鄭庭笈是黃埔畢業、陸大深造,從排長一直殺到中將軍長的高位,手上沒有兩把刷子是不成的——不想當將軍的排長不是好排長,但是隻有活下來的排長才有機會成爲將軍。鄭庭笈百戰餘生,還在崑崙關戰役中擊斃過“鋼軍”少將中村正雄,槍林箭雨都奈何他不得,自然也是不把“小小的”特務放在眼裏的。


但是鄭庭笈忘了,他們所處的地方是狹小的竈臺與面案空隙,他手上也沒有大刀長槍,就是有也施展不開。而綽號“書生殺手”的周養浩,前半輩子都是在搞暗殺,練的就是“螺獅殼裏做道場”,空間越小越有利於他發揮。於是糾纏在一起的時候,鄭庭笈就落了下風。如果在操場上來開架勢一對一單挑,周養浩肯定不是鄭庭笈對手,如果拼刺刀,只會被秒殺。

鄭庭笈打輸的第二個原因,就是他只想教訓周養浩一下,根本就沒動殺心,因爲他表現不錯,跟王英光上級的上級關係也很好,出去只是遲早的事情,犯不着爲了殺一個特務而惹麻煩。而周養浩就不同了,他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態度來面對當時的境遇的:血債累累,而且殺的都是手無寸鐵的重量級人物,再加上他本來就不受待見,連戰犯都瞧不起他。他的處境已經是谷底,再低也低不到哪去,所以他是對鄭庭笈動了殺機。


周養浩扭着屁股離開,這是一種挑釁,也是一種自保——鄭庭笈肯定會對他那扭來扭去的屁股發起攻擊,就忽略了一個細節:如果這一腳踹在腰眼兒上,他就爬不起來了,那他就真的要被鄭庭笈按在地上摩擦了。

鄭庭笈上當了(也許是不想痛下殺手),所以那一腳只把周養浩踹了個趔趄。周養浩抓住時機“反擊”,抄起那塊四五十公分長、十公分粗的木頭柈子當殺手鐧,準備給鄭庭笈來個大開瓢。

這樣看來,鄭庭笈之所以打輸了,並不是武功不如,也不是氣勢不勝,更不是因爲不佔理。而是這兩個人打架時的心態不同:一個只想教訓對方,所以下手極有分寸;另一個動了殺機,想要對手性命。要是雙方心態相同,誰勝誰負還真難以預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