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喜欢爱说鬼神的朝代,《酉阳杂俎》《宣室志》《广异记》等谈狐说鬼之作盛行不衰。这些鬼狐之说多产生于国势衰弱的中晚唐时期,盖因藩镇割据、阉党乱政经久不息,文人们无能为力,只能醉心于这些鬼狐之说中,借鬼喻人,来发泄心中的愤懑之气了。

而在大唐国力最为强盛的开天年间,却也发生了这么一件诡异之事。这件事记载在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叫姜皎。姜皎,唐玄宗李隆基府邸旧人出身,是李隆基的绝对心腹。他在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事后被李隆基封为楚国公,深受李隆基的宠幸。姜皎有个外甥,就是大名鼎鼎的“口蜜腹剑”李林甫。

而姜皎本人的一生,却是充满了灵异事件。他因一件灵异事件发迹,亦因一件灵异事件致祸而死。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姜皎的发迹充满了神秘色彩,他原本只是长安城一个普通人,喜欢狩猎,经常去郊外打一些野味,美美地饱餐一顿,以慰劳自己的肚子。有一次,姜皎打猎回来刚进入家门,却发现有一僧人在自家庭院中盘膝而坐,似是已在等待自己很久。

姜皎好奇地问道:“敢问大师,来寒舍所为何事?”和尚含笑而答:“无他,唯求施主布施一点吃的尔。”姜皎突然想恶作剧一下,于是找来一块肉,看看这吃素的和尚如何应对。谁知和尚竟然浑不在意,接过肉来,大口大口地吃掉,然后飘然而去。但奇怪的是,明明自己亲眼看见和尚吃完了肉,姜皎却又发现肉完好无损的依然放在远处。姜皎不由得疑心大发,赶紧追上前去询问和尚。和尚双十合十,对姜皎道:“施主很快就要大富大贵了。”

“我只是一个穷小子,贵从何来?”“见到真人,即刻大富大贵。”“真人在何处?”“跟我走,立见真人。”姜皎好像受到什么神秘力量的驱使一样,没加任何思索,就跟着和尚走了。和尚带着姜皎一路出城,看到一位衣衫华贵的年轻人正在打猎。年轻人邀请姜皎一起打猎,姜皎自然是欣然应允,于是二人边打猎边交谈,相谈甚欢,而领姜皎来的和尚,却已不知去向。与年轻人告别后,姜皎回到家,却见到一名女巫。女巫对姜皎说:“恭喜公子,今日竟见天子。”

姜皎一脸迷惑:“天子自在大明宫中,我如何见得了?”这时,有人敲门,女巫道:“三郎来也。”三郎,就是临淄王李隆基。姜皎开门后,见正是一同狩猎之公子,原来这位公子,竟是当今的临淄王李隆基,日后的大唐天子唐玄宗。姜皎自此成为了李隆基的府邸旧人,后来在李隆基诛杀韦后、诛杀太平公主等一系列政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称为李隆基的宠臣。但如此得宠的姜皎,却因为一件事,莫名其妙地丢了性命。

当时,唐玄宗对王皇后已渐生不满,打算废掉她而改立武惠妃为后。姜皎作为李隆基的宠臣,自然是多次参与李隆基的谋划。但此时的姜皎却像是中了邪一样,将唐玄宗与他谋划的事情到处宣传,唐玄宗得知密谋被泄露,勃然大怒,以“妄谈休咎”的罪名将姜皎杖责六十后,流放钦州。姜皎心中愤懑,又受了杖责之伤,在发配的半路上就一命呜呼了。姜皎一个精明能干的谋臣,竟然做出泄露帝王隐私这种糊涂事,真是教人难以置信,难道是利令智昏了?

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的一个故事,为我们揭开了谜团。

姜皎显贵的时候,喜欢到禅定寺游玩。京兆尹与姜皎交好,经常在禅定寺设宴,与姜皎笙歌燕舞。有一次,众人在宴饮时,有一名绝色歌姬陪席,这名歌姬姿色秀丽,舞姿优美,歌声悦耳,颇得众人的欢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名歌姬无论斟酒也好,整理发型也好,从来都是把双手藏在袖中,姜皎心里充满好奇,真想拉起歌姬的手,挽起她的衣袖,看看那双纤纤玉手,却又碍于身份,不好胡来。

此时一名酒客乘着酒劲,向歌姬调笑道:“你之所以一直不敢露出双手,我猜你的双手一定都是六指。”众人爆发出一阵哄笑声,女子面现不悦之色。见女子没什么反应,这名酒客胆气更壮,他来到歌姬面前,一把抓过她的双手,一下子就挽起了她的衣袖,众人心中早就奇痒难耐了,纷纷凑上前开,看那女子的玉手。

谁知,映入众人眼帘的,却不是皓腕凝霜雪,而是粼粼白骨!

","type":"zm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