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民网重庆5月2日电 1日,从九龙半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了解到,重庆美术公园已落户九龙坡区九龙半岛,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作为重庆美术公园建设的核心区域,已率先启动校园形象提升工程,拉开了重庆美术公园建设的帷幕。连日来,四川美术学院、区城市管理局、黄桷坪街道、九龙半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启动川美校门及周边环境综合提升。

人民网重庆5月2日电 1日,从九龙半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了解到,重庆美术公园已落户九龙坡区九龙半岛,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作为重庆美术公园建设的核心区域,已率先启动校园形象提升工程,拉开了重庆美术公园建设的帷幕。

改造后的川美黄桷坪校区大门,成为新的热门打卡点。陈林摄

路面干净平整了、景观更漂亮了。当天,不少前来黄桷坪游玩的市民,都发现了川美校门口的新变化。

据了解,九龙半岛将聚焦“美术半岛”定位,围绕“时代艺岛”、“人文圣岛”、“生态绿岛”的发展理念,全面融入“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建成引领主轴崛起的川渝文化地标。重庆美术公园是“美术半岛”的核心,四川美术学院是重庆美术公园的核心,所以重庆美术公园的建设从四川美术学院周边形象提升开始。

连日来,四川美术学院、区城市管理局、黄桷坪街道、九龙半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启动川美校门及周边环境综合提升。

改造后的川美黄桷坪校区。陈林摄

改造后的川美黄桷坪校区。陈林摄

其中,刻有“四川美术学院”的石碑及花坛景观,是此次工程重点打造的地方。“我们从敦煌壁画中提取了15种颜色,由川美院长庞茂琨最终选定‘石青石绿’,作为石碑字迹的颜色。”川美重大题材创作研究中心委员余都全程参与了此次设计,他告诉记者,“石青石绿”有艺术长青的寓意,而花坛的颜色选用亮灰色,涂鸦的地方选用蓝色、青色,都是为了与石碑相呼应,让整体景观更有层次感。

改造后的川美红楼。陈林 摄

改造后的川美综合楼。陈林摄

改造后的川美图书馆。陈林摄

此外,在九龙坡区的大力支持下,川美图书馆、重庆当代美术馆、红楼、综合楼等“两馆两楼”已相继完成形象提升,涉及改造、维护的建筑总面积达3.8万多平方米。如今焕然一新的川美校区,为重庆美术公园的建设带来了更多可能。

据了解,重庆美术公园规划建设九龙半岛文化艺术会馆、书院、画苑、美术馆群、博物馆群、生态型亲水公园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重庆美术公园的定位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而是一种沉浸式艺术空间,市民可以广泛参与到各项艺术的创作、展览、体验中来,感受“美术半岛”浓厚的艺术气息和人文精神。

公园将以四川美术学院为核心,有机串联九龙半岛美术馆、博物馆群等重大公共设施和102、501艺术基地、京渝文创园等文创艺术园区,聚力打造美术家的精神家园和价值圣地,建设诗意栖居的美好生活范本、风景如画的山水之城名片、智慧韧性的绿色城市样板。

对于重庆美术公园的建设,四川美术学院大四学生乔欣欣充满了期待。“得知学校进行升级改造,校门口的涂鸦墙需要重新创作后,我便主动报名参与。”乔欣欣告诉记者,能够为学校的改造出一份力,她感到由衷地自豪,期待重庆美术公园早日建成,提供更广阔的创作舞台,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刘政宁、李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