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兩個人一個叫做王安石,一個叫做司馬光。這就是阿雲案,。

1、
人民的名義已然落幕。
壞人得到了懲治,正義得到了伸張。
不過有人說,這部號稱反腐神劇的大戲,
到最後發現,
祁同偉是其中最像‘人’的一個人。
出身底層很無奈,
出身底層還有才華更無奈,
有才華就會不甘平庸,
不甘平庸卻四處碰壁,
想出頭就得依富結貴,
依富結貴要拿自己交易,
從此漸行漸遠,再難回頭。
祁同偉說要勝天半子,
卻自始至終都是個棋子。
有人說,
高育良是最虛僞的一個人,
一個生活在面具下的人,
他吟誦曹雪芹的《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以表自己的豁達,
而同一刻,
侯亮平卻在譏諷他: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美人忘不了!
他不愛金錢愛權力,
更愛讀《萬曆十五年》的美女。
高育良的理想,
是用權力改變很多的人,
但他的風流債,
卻傷了親人,害了朋友,
可他又口口聲聲稱自己對高小鳳是真愛,
高小鳳也說自己真心愛着高育良,
老高小高,皓首紅顏,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誰又能說的清。
高小琴有個外號,
漢東“阿慶嫂”,
左右逢源,聰明強勢。
各路官商被她玩弄於股掌之上。
然而,高小琴不是生來富貴。
曾經沒有鞋穿,
曾經被姦污三次流產。
她和祁同偉絕不只是權色交易。
同樣的出身低微,
同樣的爭強好勝,
祁同偉和高小琴,
從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他們是同一類人,
他們是同一種靈魂。
祁廳長、高書記、高小琴,
不是好人,但又壞的不夠純粹,
不是戲臺上的大白臉,
卻是俗世凡人的照妖鏡!
掙扎、無奈、貪婪甚至虛僞,
他們有的,很多人都有,
只不過在他們身上,
人性的負面被放大了。
他們不只是戲劇形象,
他們來自芸芸衆生。
所不同的是,
生活面前,
有的人把自己磨成了玉,
有的人把自己磨成了刀。
玉能養人,
刀卻會傷人。
《射鵰英雄傳》裏有這樣一個情節,
壞人裘千仞,
被死對頭郭靖黃蓉、一燈大師、周伯通,
堵在牆角,眼看就要被羣K,
裘千仞集中生智,
質問大家:
說我是壞蛋,
那你們哪個沒做過壞事,
如果誰問心無愧,
儘管上來殺我!
一句話擠兌住了一羣人,
無論是靖蓉還是老頑童,
一個個啞口無言,
就連佛法高深的一燈大師,
也是問心有愧、踟躕不前。
不是洪七公出來救場,
正義凜然的鋤奸戲,
就演不下去了。
這個情節出現在書中第三十九回,
有意思的是,
這一回叫做——
是非善惡。
2、
山東,登州。
法場、劊子手!
這是900多年前的一個普通的中午。
等待斬首的是一個女子,
三十歲,
名字叫阿雲。
阿雲如果晚生幾百年,
看過關漢卿的《竇娥冤》,
也會希望自己脖子裏的血,
飛濺到白練上。
也許一直到死,
她都想不明白,
爲什麼17年前的舊案,
還會被翻起,
經過了這麼多年以後
還會要了自己的腦袋。
17年前,阿雲13歲。
擱在現在,她還是個初中生。
但是,13歲的阿雲,
父親早亡,母親剛剛去世,
孤苦伶仃,還在爲母親守孝。
人生已然足夠苦難,
但這還遠遠不是盡頭,
她的叔叔爲了幾石糧食,
就把她賣給了同村的老光棍韋大。
韋大奇醜無比,
又老又窮,
年少的阿雲自然不會願意。
但卻掙脫不了倫理綱常。
於是性格剛烈的她,
在一個晚上提了鐮刀去殺韋大。
13歲的阿雲,身小力虧,
一頓亂砍,
也不過只砍斷韋大一根手指頭。
出離憤怒的韋大,
一紙訴狀將阿雲告到官府。
登州知州許遵是個好人,
認爲阿雲守孝期被賣,這婚約不該算數,
況且阿雲也沒對韋大造成多大傷害,
所以判了免死,上報到最高法院。
沒想到的是,
上級卻要求按殺人罪斬首。
許遵是個倔脾氣,認死理,不斷抗訴,
案子因此遞到刑部,卻仍然維持死刑。
一來二去,事鬧大了!
驚動了宋神宗。
皇帝就讓當時最有名的兩個翰林學士,
討論拿意見。
這兩個人一個叫做王安石,一個叫做司馬光。
王安石就是那個變法的王安石。
司馬光就是那個砸缸的司馬光。
王安石是改革派,希望打破常規,
司馬光是守舊派,要求一切照舊。
王安石認爲阿雲有自首情節,應該免死,
司馬光認爲阿雲違反禮制,弒殺親夫,
非死不可。
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
連帶着朝裏的大臣也分成兩派,
唾沫橫飛,面紅耳赤,
就差上手互抽。
小時候砸缸砸成了網紅的司馬光,
長大卻沒有了當時的靈活,
變得因循守舊,墨守成規,
作爲保守派的精神領袖,
他與王安石的革新派是死對頭。
阿雲殺夫案悄然上升到兩派理念衝突高度。
自古黨爭猛於虎也,
中唐冤家牛僧孺和李德裕,
明朝末年東林黨爭,
都是黨爭中的“戰鬥機”。
不論對錯,
只要對方贊成的我就要反對,
只要對方反對的我一律擁護。
讀書人鑽起牛角尖,
那是誤國誤民啊!
說回阿雲案,
也是當時命不該絕,
皇帝宋神宗剛下過一個詔書,
提出有自首情節的犯人可以降低處罰等級,
王安石的革新派就拿皇帝的詔書說事,
主張免除阿雲死罪。
神宗皇帝與王安石也是‘藍顏知已’,
支持他的變革主張。
然而守舊派卻以約束皇帝權力爲己任,
進而將改革的種子掐滅在萌芽之中。
於是乎,
守舊派一心要判阿雲死罪,
司馬光同志在朝堂上綱上線,
大有阿雲不死,不能服天下的架勢!
王安石先生也寸步不讓,
保住阿雲,就是保住革新派的“上甘嶺”。
一來而去,
神宗皇帝感覺很沒面子,
按常理來說,
皇帝應該是說一不二的,
可宋朝的皇帝比較寬仁,
經常被包拯包大人這樣認死理的下屬,
噴一臉的唾沫星子。
這一回,
神宗怒了,
皇帝也是有尊嚴的啊!
下的詔書刑部不認,大臣不認,
“你們想過朕的感受嗎!”
於是一怒之下,
直接發道聖旨,
免除阿雲死罪,改爲流放,
赤果果的打了守舊派的臉。
過了幾年,
阿雲趕上大赦天下,
就被釋放回了家,
結了婚,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阿雲心裏認爲,
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
人生該平靜了,
但是她低估了一個人,
那就是司馬光。
在司馬光的心裏,
阿雲案像一顆種子悄悄的埋了下來,
等待重新出土的那一天。
17年後,機會終於來了,
神宗皇帝和王安石都死了,
而他當上了宰相。
風水輪流轉,
終於能找回場子!
於是這位實力網紅,
迫不及待把阿雲從家裏揪出來,
綁上法場,
砍了腦袋。
阿雲做夢也沒有想到,
過了17年,
一個位居宰輔,讓她遙不可及的大人物,
仍然沒有忘掉她,
仍然要取她一個小老百姓的‘狗命’。
這就是阿雲案,
或者也可以叫:
一根手指頭引發的血案!
對此,馮小剛有話要說:
還有天理嗎!還有法律嗎!
祁同偉大喊:去他孃的老天爺!
司馬光是壞人嗎?
當然不是,
史書記載他忠誠、正直,
還留下一部牛掰到爆的《資治通鑑》。
然而在阿雲案上,卻暴露了他‘惡’的一面。
表面上堅持殺阿雲,
是對禮制法律的堅持,
但恐怕內心裏,
卻是要維護舊黨的立場,
打擊政見不同,話不投機的新黨,
至於阿雲這個女子,
判死刑是不是過重,
身世是不是可憐,
激情砍人是不是情有可原,
也許從沒有入過他的眼。
他的使命,
就是否定新黨做的一切,
否定王安石做的一切。
用阿雲的血,
向地底下的王安石,
以及他的新黨剩餘勢力,
比了一個小拇指。
3、
善惡是非,
很多時候並不是非黑即白。
我們喜歡仰望聖人,
卻常常鄙視和自己一樣的凡人。
有的人習慣用聖人的標準評判別人,
自己卻機智的選擇了做一個凡人。
張小千說過:
我不同情祁同偉,
也不同情高育良,高小琴,
但卻理解那些身不由己的人,
那些無法回頭的人。
如果可以重新來過,
或許他們會重新選擇,
只是這個世界沒有如果。
那一年,
祁同偉白衣飄飄,
在學校裏望着自己心儀的女孩。
那一年,
高育良談古論今,
在大學講臺上風度翩翩傾倒多少異性。
那一年,
高小琴和妹妹,
在家鄉的漁船上,
簡單而快樂。
沒有鞋就沒有鞋吧,
在船上照樣可以生活。
有一天穿上了鞋,
就得丟掉很多,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