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隨手記此前發佈的網貸業務清退公告,未來將按照這些步驟:用戶確權——報名投票選舉出借人監委會成員——監委會與公司共同制定被認可的兌付方案即開始兌付。”投資人告訴記者,根據隨手記公告,兌付方案由出借人監委會和隨手記平臺共同協商制定,現在還沒有方案。

原標題:7.5萬投資人能否拿回本金?“隨手記”深陷網貸清退風波,還牽出這家上市公司 來源:券商中國

國內記賬類應用頭部APP“隨手記”近日來深陷網貸業務清退風波,7.5萬投資人能否拿回本金?

4月28日,隨手記在其官網披露《出借人監督委員會籌備公告》,公開招聘出借人監委會成員。按隨手記此前發佈的網貸業務清退公告,未來將按照這些步驟:用戶確權——報名投票選舉出借人監委會成員——監委會與公司共同制定被認可的兌付方案即開始兌付。

然而,在清退行動中的第一步,確權問題——把原有的借貸合同推翻,進行重新籤協議,已經引發不少投資人的聲討。然而當前,確權問題未釐清,進入下一階段——成立監委會。記者瞭解到,4月22日,隨手記創始人穀風以錄製視頻的方式對外聲稱,“將有三層結構來保證兌付。”

但多名已遭遇提現逾期問題的投資人更擔心的是:別說收益了,本金能不能兌付?

據第三方機構統計,2019年第一季度,隨手記以1041.7萬活躍用戶規模在國內記賬類應用中蟬聯榜首,除了場景記賬、網貸業務之外,還有卡牛信用管家等產品。此外,隨手記高管團隊、投資人與港股上市公司金蝶國際(0268.HK)之間的關係也撲朔迷離。

企業級應用SaaS雲服務

隨手記旗下P2P業務轉型退出工作都在深圳市南山區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督導下進行。

隨手記APP清退網貸業務,最早5月開始兌付

4月28日,隨手記在其官網發佈《出借人監督委員會籌備公告》,公開招聘出借人監委會成員,自4月28日15時至5月5日15時結束。從公告內容來看,監委會成員的職責,主要在於監督網貸退出工作,協助清退組廣泛收集和聽取出借人的意見訴求;有權向清退組就退出方案和有關工作提出建議等。

不過,監委會成員對“對重大事項表決無否決權,不能阻止清退組將相關重大事項提交出借人投票表決”。4月17日晚間,隨手科技官方公告稱,決定啓動戰略轉型,對原有網貸業務存量開展有序、分批次的業務結清工作,穩步退出網貸業務。4月22日,隨手記官方關於平臺轉型退出的一些問題進行了集中解答。

公告顯示,隨手記的退出轉型將分8步走:

一、成立轉型退出工作組

公司已組建高管核心團隊成立專門的轉型退出工作組,負責整體轉型退出工作。

二、關閉、停止APP相關功能

關閉隨手記所有出借人開戶、充值,以及盈安投系列服務計劃項下所有的自動投標、債權轉讓及收益計算等功能。所有充值活動和獎勵均不再進行,未發放的各項獎勵、獎品均停止發放,僅保留登錄、查詢及提現功能。

三、設立專用賬戶

由平臺在政府的監管下開立專用於資金兌付的賬戶,並定期向監管部門和出借人監督委員會披露賬戶資金收入和支出的具體信息。

四、對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確權投票系統

公司已經在對接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公告的確權投票系統並進行系統測試,預計將在4月22日正式開始確權。

五、出借人確權

系統完成對接並通過測試後,爲順利推進後續的投票表決,平臺將立即發佈出借人確權公告,由出借人在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公告的確權投票系統完成相應的權益確認。

六、選舉成立監委會

1、參加監委會的出借人可在投票系統參與報名,提供個人相關資料。

2、監委會流程爲報名、投票、公示、發佈生效通知等階段。

3、監委會名單產生後向全體出借人公示經投票通過(第一次重大事項表決),並經正式發佈,監委會成立。

七、公告兌付方案及投票

第二次重大事項表決之前將公佈《兌付方案》,該方案會與監委會充分溝通,並聽取廣大出借人的意見,出借人可通過投票對平臺提交的《兌付方案》進行投票表決。

八、開始兌付

《兌付方案》投票通過後7天內開始兌付,後續兌付按通過的《兌付方案》執行。

從此次披露的監委會籌備公告來看,這也意味着,按照目前的流程,5月5日監委會籌備組報名結束,監委會與公司共同制定兌付方案,出借人對兌付方案進行投票,投票通過後即開始兌付,出借人最早有望在5月中下旬開始拿回部分投資。

4月29日,隨手記官網公告稱,截至4月29日下午6時,已確權用戶的出借金額佔總出借金額的70%以上,喊話更多投資人儘快確權。

涉及7.5萬名投資人,人均出借逾5萬,3月初已提現難

記者瞭解到,4月22日,隨手記創始人穀風以錄製視頻的方式對外聲稱,將有三層結構來保障投資人得到兌付,“第一層,過去放出去的資產,完全真實、沒有一點虛假,資產回收是保證兌付的基本;第二層,很多資產由第三方機構放出,簽署有相應的擔保協議,後續有問題會溝通;第三層,隨手科技核心資產隨手記,是遠超過同行的軟件,在記賬軟件上投入了很多、耕耘了很多年,記賬場景功能,後續有很大發展潛力。”

不過,對穀風的這一說法,投資人並不買賬。

一位投資人稱,清退過程中,一個大問題在於確權有爭議,“投資人在平臺進行投資之後,平臺app上會有電子合同,但據隨手記公告,確權是確認大家在平臺的全部權益包括本金及收益,確權要把原有的借貸合同推翻,進行重新籤協議;確權之後,才能報名出借人監督委員會、投票選舉監委會、投票選擇兌付方案,最重要的是才能參與後期實際兌付。”

“怎麼確保方案的公平性?”投資人告訴記者,根據隨手記公告,兌付方案由出借人監委會和隨手記平臺共同協商制定,現在還沒有方案。

這也意味着,當前隨手記平臺面向投資人的具體確權操作指引、兌付期限及兌付金額等問題,還沒明確。這讓早在今年2月份就遇到提現困難的投資人焦躁不安。

據網貸之家援引中互金協會的運營數據,截至2020年3月31日,隨手記累計借貸金額465.14億元,借貸餘額25.74億元,當前出借人數爲75121人。不過,4月28日,記者在中國互金協會的官網、隨手記的官網信息披露板塊,都未發現相關運營數據。據稱是隨手記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由於“隨手記已經在監管指導下做P2P清退轉型,不再向中互金信息披露系統報送,官網相關板塊也已撤掉。”此外,有消息稱,隨手記官網此前披露數據顯示,該平臺3月初出借人數量爲8.07萬人、人均出借金額5.27萬元;截至今年2月29日,平臺累計借貸餘額爲30億元,累計待償3.37億元。

從黑貓投訴等平臺信息來看,隨手記網貸業務的兌付問題,早在今年2月已有端倪。有隨手記的投資人稱,今年2月28日,到期退出或者提前申請退出的都未回款;3月開始,陸續有投資人在黑貓投訴上進行相關投訴,隨手記客服回應稱是疫情影響,讓投資人等待;部分投資人反饋在3月4日之後申請提現都被拒絕,有投資人在提現中歷史收益被卡、不能提。

4月17日隨手記發佈轉型公告。

目前,就提現問題,隨手記官方客服的回覆是:“目前隨手記正在監管的指導下轉型,在監管的要求下動態審計平臺存量運營情況,監管要求審計完一部分就放開提現一部分。所以目前會存在部分提現不了。”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在4月20日發佈的《關於督導隨手記平臺妥善處置風險保障出借人合法權益的公告》中表示,隨手記平臺必須切實擔負起公告清退和化解風險的主體責任,加強與出借人的有效溝通,保障出借人合法權益,隨手記平臺全體借款人必須依約履行還款義務,請隨手記平臺全體出借人密切關注平臺清退工作;如發現平臺存在違法違規行爲的,可依法依規向南山區網金治理辦或南山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反映舉報。

和金蝶集團關係撲朔迷離

公開信息顯示,深圳隨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早前公司名曾叫作深圳市金蝶隨手網科技有限公司。隨手記創始人穀風爲金蝶集團資深員工、創立了金蝶互聯網事業部並歷任該事業部副總裁;後來創辦了隨手科技,隨手記管理層方面,包括陳信旭(副總裁)、焦義剛(監事)在內的多位高管都曾就職於金蝶國際。

隨手科技旗下擁有隨手記、卡牛信用卡管家、隨管家等多款理財應用產品。從記賬業務起家,在2014年上線的理財板塊,平臺也一直是拿着金蝶集團爲自己背書,官方宣傳物料中稱平臺“源自金蝶25年財務沉澱”。

爲外界所知的是,隨手科技的第一筆融資來源於金蝶集團創始人、金蝶國際董事會主席徐少春,金額是1000萬。天眼查顯示,深圳隨手科技的母公司是北京隨手科技,其股東目前依然是穀風(持股70%)和徐少春(持股30%)。此外,北京隨手科技的兩位董事鄒謹、文然均在金蝶系公司擔任重要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8月,北京隨手科技有限公司及旗下多家全資子公司(包括深圳市隨手科技)的實控人均由徐少春更變爲穀風。

從隨手記平臺投資人的反饋來看,多名投資人指稱,“隨手記和金蝶的關係是認可隨手記很重要的原因,也是這個原因,目前很多投資人在隨手記出事之後就去金蝶要說法。”

根據易觀Analysys發佈的報告,2019年第一季度,隨手記以1041.7萬活躍用戶規模在國內記賬類應用中蟬聯榜首,卡牛信用管家和51信用卡管家分別以683.4萬和495.3萬活躍用戶規模隨其後。而51信用卡也在數月之前宣佈全部清退網貸業務。

經過8年的運營,隨手記官網上稱有2.2億人都在使用隨手記。隨手記作爲最早佈局記賬場景的平臺,一度作爲明星平臺備受關注,在官方宣傳中,稱曾獲得源碼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的近5億美金的投資。但近年來經營情況卻也並不理想,2018年度財務審計報告顯示,隨手記科技報告期內營業收入4.20億元,同比下降31.4%;營業利潤1898.41萬元,同比下降73.4%;淨利潤1645.88萬元,同比下降76.3%。

天眼查顯示,北京隨手科技和上海厚本金融平臺有多個相同的股東,其中不乏知名投資公司。

截至2020年3月底,全國實際在運營網絡借貸機構僅剩139家。網貸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已有近5000家機構退出。網貸行業現階段形勢仍然十分複雜,尤其是受到疫情影響,衆多昔日明星平臺的退出與轉型之路仍然步履維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