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彰接到命令後,便馬不停蹄地趕來,當趕到長安時,曹操已經從漢中撤回,於是讓曹彰擔任越騎將軍(一支騎兵部隊的長官)留守長安。在梟雄曹操25個兒子當中,最有名的要數那三個嫡子了,即曹丕、曹彰、曹植。

在梟雄曹操25個兒子當中,最有名的要數那三個嫡子了,即曹丕、曹彰、曹植。衆所周知,曹丕建立曹魏政權,躋身於開國皇帝的行列。曹植才思敏捷,在建安文壇佔有首席之地。接下來咱重點說一說曹彰,爲什麼都說他是一員猛將呢?


曹彰的一生可用“生的勇猛,死的離奇”八個字來概括。

曹彰從小就精通射御,臂力過人,據說能左右開弓,劍術也練得出神入化,百步內能斷人鬍鬚,簡直就是一個武林高手。10幾歲的時候曾徒手製服過老虎、大象等猛獸。換句話來說曹彰武藝高強,勇猛異常,天生就是當武將的好材料。曹彰立志要成爲像霍去病那樣的大將軍,勇冠三軍馳騁沙場是他的終極夢想。

曹彰經常跟隨曹操征伐天下,咱們不清楚曹彰具體負責什麼軍務,但可以肯定的是,曹彰不僅開闊了自己的視野,磨練了意志,一定還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曹彰到底有沒有真本領,能不能通過戰爭的考驗呢?

公元218年4月,曹操派曹彰去平定烏桓叛亂,這是曹彰短暫生命中,唯一的一次獨自領兵作戰,也是最後一次。烏桓部落在代郡叛亂,位於今日山西北部、河北西北一帶。曹操任命曹彰爲北中郎將(中級武官)、代理驍騎將軍。

曹彰一路向北,準備在涿郡集結隊伍,然後再向代郡進軍。沒想到隊伍沒集結完畢,幾千烏桓騎兵聞訊趕到易縣(今河北易縣),把曹彰1000多步兵,還有區區幾百匹馬團團圍住。毫無懸念,曹彰肯定凶多吉少了,千餘步兵怎能打過幾千騎兵呢,恐怕連逃跑的機會也沒有!


此時曹彰(鄢陵候)的相國田豫臨危不懼,立即下令把運送糧草的車排成一個圓形陣地,步兵就在圈裏射擊烏桓騎兵。只見烏桓騎兵橫衝直撞,怎麼也衝不垮曹彰陣地,只有喫弓箭的份。不久援軍趕到,一舉把烏桓騎兵打得潰敗逃散。曹彰下令追擊,身先士卒,並親自搭弓射殺敵騎,一氣追殺敵軍200裏,到達代郡桑乾縣(今河北蔚縣北)。

這時候軍中長史和將領們都說:“咱們遠道而來,人馬疲勞不堪,別再追了,魏王有令不許出塞深入敵境”。曹彰不樂意了說道:“遠征是爲了取勝,爲什麼要受束縛呢?敵人還沒逃遠,追上去就能擊潰他們!服從命令而放過敵人,這不是良將所爲”。

說好聽點,這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說難聽這叫違抗軍令,這也是曹彰的致命弱點,表現出一副桀驁不馴的個性。

曹彰下令:全力追擊,落後者斬!經過一天一夜終於追上,斬殺幾千敵軍大獲全勝。

此刻鮮卑軻比能率領幾萬騎兵,緊緊關注着這場戰爭,看見曹彰所向披靡,真是虎父無犬子,表示這可惹不起啊,於是請求臣服曹操,這場戰爭圓滿收官。

曹操召喚曹彰,感到很滿意,兒子儼然成長爲一名優秀的將領。大呼:黃鬚兒不簡單啊!


這一年9月,曹操在漢中跟劉備鏖戰,劉備派義子劉封挑戰曹軍。曹操氣得大罵:“你這個賣草鞋的龜孫,竟然派你假兒子來抵抗我,有種就等着,看我叫我黃鬚兒來”!曹彰接到命令後,便馬不停蹄地趕來,當趕到長安時,曹操已經從漢中撤回,於是讓曹彰擔任越騎將軍(一支騎兵部隊的長官)留守長安。

一年後曹操病逝,曹彰率兵回到洛陽,那麼問題來了,這時候許多人就會替曹彰鳴不平!說曹彰率十萬大軍返回洛陽,爲什麼不造反接替曹操呢?


我表示,這簡直是胡說八道。首先曹彰是越騎將軍,越騎倆字是不是很熟悉呢?原來的漢朝中央軍有一支騎兵部隊,長官就叫越騎校尉,是北軍系統五校尉之一,掌管幾百到上千人的精銳騎兵。曹操沿襲這一稱謂,只不過把越騎校尉改成了越騎將軍而已,管不了多少兵馬。說曹彰帶10萬兵馬進洛陽,本事就是個笑話,看歷史能不能帶點腦子!

就是因爲曹彰實力有限,構不成對曹丕的威脅,所以真的沒必要謀殺曹彰。世說新語記載曹丕毒殺了曹彰,漏洞百出不足爲信。

曹丕上臺後加強中央集權,嚴重抑制藩王的發展,甚至採取半監視的方法,誰能掀起風浪呢?我認爲,曹丕猜忌一奶同胞,又讓曹彰的將軍夢化爲泡影,長期處於鬱悶的狀態,終於暴病身亡。


曹彰的一生很短暫,也很悲劇,提不上有多出彩。出場精彩一戰,便就隕落,他身上那種桀驁不馴,一身勇敢,一身肌腱,讓人們記住了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