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太熱了!路上摘口罩的人越來越多 專家:這三種情況還是必須戴)

五一假期到來,受疫情影響許久未出家門的“宅男宅女”們,紛紛走出了家門。記者5月2日走訪成都多個熱門景區、商場發現,在30多度的高溫下,不少遊人摘了口罩,有一些更是將口罩直接放在口袋中,壓根兒沒有戴口罩的準備。隨着氣溫的上升,口罩可以摘了嗎?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教授、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欒榮生對此作出解答,“無需隨時隨地佩戴口罩,但必須隨身攜帶。”

景區:近三分之一遊客未戴口罩

根據成都市氣象臺消息,“五一”的5天假期裏,成都市以多雲到晴天氣爲主,氣溫偏高並小幅度波動,保持在30℃以上,其中5月3日最高氣溫預計有33℃。氣溫攀高戴着口罩會感覺不適。五一出遊,市民遊客的口罩戴好了嗎?

路上摘口罩的人越來越多 專家:這三種情況必須戴

寬窄巷子內部分遊客未戴口罩

上午9時30分,記者來到寬窄巷子,寬巷子、窄巷子兩頭出入口都有測體溫等安全檢測,同時入口處還不間斷有語音提示,“進入景區的遊客需佩戴口罩”。進入景區時,所有遊客均按照要求佩戴口罩,但進入景區後,不少遊客便將口罩取了下來。記者初步估算了一下,大約有近三分之一的遊客未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其中在寬巷子近下同仁路附近,由於有許多小喫店,遊客紛紛駐足店前購買小喫,該區域戴口罩人員較少。

隨後記者又分別走訪了太古裏、IFS等地發現,也許是氣溫逐漸升高,未佩戴口罩的市民遊客更多。但在商場內,大部分市民還是自覺戴上了口罩。

爲啥不戴?

“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感覺沒必要時刻都戴着了”

正在景區內拍照的遊客趙先生與愛人也將口罩取了下來。他告訴記者,進入景區後,一直要拍照,所以便將口罩取了下來。同時,天氣溫度又比較高,戴着口罩更熱。隨後記者又採訪了多位遊客,均表示由於天氣太熱,戴着不舒服,同時一路上要喝水、喫東西等,便摘了口罩。

路上摘口罩的人越來越多 專家:這三種情況必須戴

商場內部分遊客未戴口罩

“我們是從宜賓過來玩的,口罩拍完照就戴好了。”正在錦裏遊玩的李女士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她都在家陪着孩子上網課,五一孩子難得有5天休息時間,她便帶着孩子出來散散心。

記者在錦裏看到,像李女士一樣不戴口罩的人員同樣隨處可見。甚至連景區內的“銅人”,也一樣未戴口罩,並且上前拍照的遊客也同樣沒戴。

“戶外天氣很熱,戴着口罩受不了,如果在商場內,溫度低就無所謂。”正在太古裏逛街的林先生告訴記者,一方面是天氣熱的原因,其實更深層是覺得沒有必要。“我們從新聞上都可以看到,四川已經連續多少天沒有新增了,現在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感覺沒必要時刻都戴着了。”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景區未佩戴口罩的以老年人居多,年齡小一些的,在喫完東西或拍完照後會再把口罩戴好。而在商場、步行街未按要求佩戴口罩者,以男同志居多,多數男同志會抽菸,抽完煙之後,口罩也就順便不戴了。

專家:景區未出現人員密集可以不戴口罩,三種情況必須戴

“景區只要不是摩肩接踵的狀態,市民遊客可以不戴口罩。”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教授、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欒榮生告訴記者,景區通風狀況良好,同時現在景區均實施限流政策,景區內只要未出現人員密集情況,遊客可不戴口罩。

據欒榮生介紹,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需要近距離、長時間接觸纔有可能發生,而景區中,一方面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另一方面接觸時間短,所以逛景區可以不戴口罩。同時,由於確診、疑似病例得到有效控制,境外輸入也會在第一時間進行隔離,所以市民遊客在景區商場感染的風險已降至十萬分之一,甚至更低。隨着氣溫的上升,“病毒排到外邊也受不了,所以市民遊客無需再隨時隨地佩戴口罩。”

在欒榮生看來,室內相對密閉、通風條件差的地方,間隔2米以上也可以不戴口罩。而像單位開會,互相之間比較熟悉的,也可以不戴口罩。市民普通出行,現在上街仍然可以看到大家都戴着口罩,其實平時出行已經可以不戴了。“但不戴口罩,不意味着不帶,還是要在口袋中帶一個。沒有必要搞得緊張兮兮,但也不能麻痹大意。”

欒榮生建議:符合以下3個特性,一定要佩戴口罩。第一,密閉空間內,如地鐵、火車等地必須佩戴;第二,人羣密集區,醫院、學校等地均需佩戴;第三,密切接觸,需要長時間與人密切接觸者,需要佩戴口罩。

相關推薦
  • 五一首日湖南接待遊客47萬人次 排名前十景區出爐
  • 超燃!五一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全程視頻來了
李昕哲 本文來源:紅星新聞 責任編輯:李昕哲_NA31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