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孝王、申侯和大駱,三人合謀交易,各取其利,卻坑了非子,他被趕出“權力地帶”,他被帶回西周,幹起了養馬的營生。周孝王明白了,好你個申侯,想讓我助你外孫成繼承犬戎之位,以保證犬戎歸服西周,換國之安寧。

糾糾老秦,共赴國難。老秦,究竟有多老?看看他們的祖先吧。秦人的祖先叫秦非子,就職單位:大周馬匹發展無限公司 ,司職:弼馬溫,他比孫悟空還早1400多年。
秦非子並非破落戶出身,一開始替人喂牲口,睡馬棚。人家可是絕對的大戶,家大業大,連周天子都得給他家幾份面子。
在西周那個拼爹時代,秦非子本可以坐享其成,在家族企業中擔任個副總裁什麼的,籤簽字,應酬應酬,按月領餉,年底分紅,何不快哉?
家裏有錢了,子女往往不學好。秦非子當屬此類,打小不務正業,喜好研究馬、驢、牛、騾子,有點玩物喪志的意思。
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這句話用到秦非子身上,真是莫大的諷刺。
說來話長,西周建國後,周武王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國內雖一片和平,但外部卻並不安寧,特別是西北方向(今甘肅、寧夏一代)的犬戎,老是騷擾西周邊界,今天打一槍,明天放一炮,大事雖沒有,小事卻不斷。面對犬戎的挑釁,歷代周天子心有餘而力不足,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過且過。
周孝王,西周第8代當家人,他終於要對犬戎動手了。理由有二,一是近年來犬戎愈發放肆,屢屢犯界;二是他要自我證明,堵住國人的嘴,爲自己贏得尊嚴。西周是嫡長子繼承製,前任周懿王下逝後,本當由太子姬燮即位,但姬燮軟弱無能,被周孝王取而代之。叔叔奪了侄兒的王位,好說不好聽,這事周孝王幹得不地道。爲此,他急需幹出成績,樹立權威,於是,他把苗頭對準了犬戎。
犬戎此時的首領是大駱,他是商朝名臣惡來的後裔。大駱是有兩把刷子的人,把犬戎治理得有聲有色,雖不比周王室強盛,但絕非小綿羊,任人宰割。
大駱還有一層關係,他的老丈人申侯,是周孝王手下說話算數的人物,而周孝王卻偏偏派申侯率兵討伐大駱。女婿、丈人拔刀對持,能有啥好結果呢?周孝王想出這一招,多半是讓老丈人給女婿做思想工作,讓你的女婿臣服我大周,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爺兒倆看着辦吧。
周孝王出題,申侯接招,該如何解答呢?讓我和女婿死磕,一家人自相殘殺,絕非上策。申侯回家和老婆商量大半夜,哈哈,終於想出一個妙招。
天光放亮,申侯來不及喫早飯便見周孝王。周孝王尚未起牀,光身子隔着簾子問話,申侯這才意識到尷尬,還好,周孝王的愛妾躺在裏面,申侯只看到大腿,若隱若現,他連忙低下頭。
這事還不能明說啊,申侯拐彎抹角,說起了自己的家事。很久以前,他的祖先生下一女,嫁給西戎的婿軒爲妻,婿軒生下兒子中潏。中潏因爲母親是西周人,所以西戎臣服西周,不和舅舅家做對。申侯話鋒一轉,如今我的女婿大駱,他的兒子成,也就是我的外孫,大王您看這事兒……
周孝王明白了,好你個申侯,想讓我助你外孫成繼承犬戎之位,以保證犬戎歸服西周,換國之安寧。好吧,此乃也算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應了吧。
申侯爲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呢?原來,他的女婿大駱還有一個兒子叫非子,還是正妻所生,是犬戎的熱門繼承人。申侯疼愛女兒,也是從家庭、國家的利益出發,設法讓周孝王助外孫成即犬戎王位。周孝王、申侯和大駱,三人合謀交易,各取其利,卻坑了非子,他被趕出“權力地帶”,他被帶回西周,幹起了養馬的營生。
術業有專攻,啥事做到極致,便成專家了,非子在養馬領域一枝獨秀,前無古人。而馬匹是國家軍事力量的象徵,騎兵相當於遠程導彈,殺傷力極強,西周欠缺的恰恰是馬匹。
周孝王在渭河(甘肅定西渭源縣)建設大型馬場,怎奈母馬不易懷孕,且難產者多,繁殖率低,成活者多病,能徵善者的良馬少之又少,周孝王爲此十分惱火,乾着急也無法。
有一次,周孝王視察馬場,有人給他推薦了非子。此人擅長養馬,人家那個的確厲害,迎面來一匹馬,打眼一看,便知年齡;用手一摸,可知強弱;馬只要一出聲,能識疾病;觀母馬肚子,可準確推算生產日期,捋公馬鬃毛,可斷有無生育能力。
世間竟有如此高人,周孝王喜出望外,親自接見非子,讓其主管馬場。
人生最大的幸運就是在對的時間遇見了對的人。非子就任弼馬溫,將愛好和專業發揮到極致,馬匹配種、生產、繁殖、飼養、訓練各個環節,流水線作業,標準化生產。馬場煥然一新,繁殖率逐年飆升,優良馬匹一批又一批送往前線,打破犬戎長期以來對西周進口馬匹的封鎖。此外他還制定“馬場管理辦法”,編寫“馬匹飼養大全”,“馬匹配種與受孕”等著作,獲西周序畜牧科技一等獎。
爲表彰非子養馬業績,周孝王多次嘉獎,最後乾脆把秦地(今甘肅隴西)封給了他,作爲嬴氏的祭祀,號“秦嬴”,並批准他在此建國,這就是老秦人的根,秦國的根。非子也成爲秦國第一位國君。但這個國君很特別,它只是個榮譽,秦非子既不是諸侯,也不是大夫,最多算士卿,此時的“秦國”非以後的“秦國”,可以看作是城鄉結合部的一個村鎮,秦非子由馬匹飼養員升爲鎮長,這是一種地位的提高,一種身份的象徵,而與真正的國君還相差十萬八千里,儘管如此,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
有些人生下來就是王侯,只需等着長大後即位;有些人生下來就是奴隸,等着成人後賣命;有人從王侯變奴隸,有人從奴隸變王侯;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秦非子從官二代、富二代到普通員工,再到鄉鎮級幹部,身份幾度變化,卻無意中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這是他絕對想不到的,秦非子開闢了一個局面,留下一片基業,後人們接過他手中的接力棒,將欲何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