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來不知道,野生生物的那些事兒有這麼美!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國國家地理 BOOK Author 圖書君

▲ 羚牛。攝影 / 奚志農

- 風物君語 -

爲什麼中國人需要自己的野生生物攝影年賽?

你還記得第一次看《動物世界》的感覺嗎?

那裏面的動物,跟動物園中的截然不同。它們在自然界追逐廝殺、弱肉強食,也有撫育後代的脈脈溫情。無論如何,這裏的動物總是放鬆的,充滿了野性與自然的美。

▲ 藏羚羊懵懂地看向鏡頭。攝影 / 奚志農

很多人對真實環境中野生動物的第一印象,都來源於影像。《動物世界》、BBC 紀錄片、各種百科全書……它們陪着我們長大。

很多野生動物,根本不在人類的認知範圍

我們都知道的那些明星物種,不過是中國野生動物的冰山一角。

一些明星物種,比如大熊貓,已經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資金的傾斜 。但是我國地大物博,很多瀕危物種根本不爲人們熟知。

▲ 大熊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圖 / 視覺中國

比如說,我們常見的小浣熊乾脆面,上面畫着一隻"小浣熊",憨態可掬。然而,這隻"小浣熊"在配色和體型上,明明更像小熊貓。相比蜚聲海內外的大熊貓,小熊貓是個"小透明",甚至在大衆文化中會與浣熊和貉混淆。

比起爪子臉頰尖尖的浣熊,小熊貓更加圓潤可愛。它們全身紅褐色,毛色鮮豔發亮,臉圓乎乎的,臉頰上還有白色斑紋。尾巴又長又蓬鬆,有 12 條紅暗相間的環紋。

▲ 小熊貓的臉圓滾滾的,十分可愛。圖爲 2017 年 5 月 13 日,杭州,小熊貓在樹枝上玩耍。圖 / 視覺中國

更萌的是,它們與同類打架時喜歡站立起來,張開短粗胖的前肢揮舞,雖然這個動作,在人類世界的含義是投降。

小熊貓雖然也叫熊貓,但和大熊貓關係比較遠,而跟浣熊比較親近。不過它們還是有相似之處的,在四川,小熊貓的分佈區與大熊貓基本重疊。和大熊貓類似,竹子也是小熊貓的主食。

▲小熊貓的生存狀況也並不樂觀。圖爲紅外相機感應拍攝的野生小熊貓。攝影 / 李晟 北京大學

由於棲息地退化和盜獵等因素,小熊貓的數量在下降,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等級由瀕危(EN)下調爲易危(VU)時,小熊貓的等級則上升爲瀕危。

棲息地對野生動物來說極其重要。再拿麋鹿來說,它們本來長在長江中下游的溼地。1900 年八國聯軍入侵後,這種"四不像"的動物遭到滅頂之災。只有少數種羣被劫掠到歐洲,生活在莊園和動物園中。

▲ 2017 年 9 月 3 日,江蘇鹽城,一隻麋鹿在大豐麋鹿國家級保護區內覓食。江蘇大豐麋鹿種羣總數已超 5000 頭。圖 / 視覺中國

20 世紀 80 年代,我國與英國保護機構合作,將麋鹿重新引入,並在江蘇大豐、湖北石首等地野放。

這些區域仍保有它們適宜的棲息地,再加上保護措施得當,如今麋鹿已形成了穩定的野放種羣。

▲ 2019 年 6 月 24 日,江蘇省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麋鹿在夕陽下悠閒生活。圖 / 視覺中國

比起麋鹿,揚子鱷就沒這麼幸運了。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種,分佈於長江中下游的河湖池沼中。

而隨着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揚子鱷原有的棲息地不斷被開發,它們的數量也經歷了銳減,目前野生的揚子鱷已不足 200 條。

▲ 浙江長興揚子鱷保護區內,成體母揚子鱷守衛在巢穴旁,等待小揚子鱷自然孵化。圖 / 視覺中國

值得慶幸的是,隨着人工繁育技術突破,揚子鱷的人工種羣數量已超過 16000 只。人們嘗試初步野放,倒是成功的,但是適宜揚子鱷生存的棲息地已很少。大量人工繁育的揚子鱷,只能生活在人工環境中。

人類對自然世界的影響已如此之大,野生動物未來的生存與滅亡,都取決於我們的選擇與行動。

我們的祖先,如何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

有人可能會覺得,古人也在打獵、捕魚,爲什麼我們這代人要保護野生動物?

其實,保護野生動物的觀念並非現代纔有,中國古代就產生了許多和野生動物保護相契合的思想。愛護生命一向是最廣爲接受的理念,儒家亞聖孟子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的佛教、道教都倡導不殺生,不害生。

▲怒江金絲猴。攝影 / 王斌

這些與我們共享同一片水土的野生動物早已在中華文化中刻下深深的印記:它們在詩詞歌賦中被頌詠,從《詩經》中"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到漢高祖的"鴻鵠高飛,一舉千里",從《水經注》中"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到辛稼軒的"看天闊鳶飛,靜淵魚躍"。

它們的形象裝點着中國人的生活,從幼童穿戴的虎鞋、虎帽,恭賀新人喜結連理的鴛鴦錦被,到老人壽宴上的松鶴延年圖;它們凝結爲中國人的精神家園中不可替代的文化符號,猛虎、雄鷹,到人格化的狐仙、白蛇,還有那敢踏靈霄的桀驁猴王。

▲赤狐跳起來拍打地面,企圖把獵物震出來。攝影 / 雙龍

"天人合一"是中國文化中最高的精神追求之一,中國傳統哲學把人倫和天道視爲天然同一,通過順應天道實現人倫。

這種追求反映在對自然規律的尊重與順從,被孔子奉爲行爲規範的《禮記》,提出狩獵當順應自然規律,不宜過度。

▲ 正在喝水的荒漠貓。攝影 / 尕布藏才郎

歷代君王也頒佈了不少護生禁獵的詔旨,在中國歷史上的許多朝代都設立了專門的機構對自然資源進行管理,對野生動物的管理也包含其中。

春秋戰國時期,魯宣公喜歡遊玩,不顧時令,夏天跑去打魚。大夫裏革知道之後,直接割斷他的漁網,還跟他苦口婆心地講了要順應動物繁殖季節捕獵的道理。

▲ 狼。攝影 / 陳建偉

魯宣公聽後,痛快地承認了錯誤,並把破網保存起來警醒自己。這說明,早在幾千年前,保護動物的觀念就已深入人心。

除官方的封禁山澤、法律政令之外,佛道教的廟觀山林、民間的風水林,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神山聖湖,在客觀上都保存了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地。

▲ 2013 年,神山聖湖旁的藏原羚。攝影 / 程斌

古代樸素的保護思想與現代意義上的野生動物保護理念不可同日而語,歷史上的保護措施也遠沒有形成穩定的體系,只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時隱時現;但也可以看出,野生動物保護在我國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傳統。

爲守護荒野,有人一直在努力

隨着工業化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越來越大,森林、溼地等生態系統的開發,讓野生動物無處棲身,很多物種瀕臨或已經滅絕。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一直都在努力。

▲ 被譽爲"東方紅寶石"的朱䴉是很好的保護範例。1981 年,我國發現的野生朱䴉僅剩七隻。經過多年的保護和努力,如今我國野生朱䴉的數量已達到 3000 多隻。攝影 / 奚志農

從 1956 年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到 2016 年開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從提出《稀有動物保護辦法》,到逐漸建立起全面的自然保護法律體系;從"永續利用"指導的狩獵管理,到生態文明建設成爲社會主義建設"五位一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國一代代保護工作者以智慧、勇氣、毅力甚至鮮血,守護着野生動物生存繁衍的機會。他們的努力,也被攝影師定格在一張張精彩絕倫的照片之中,既是對前代工作的記錄,也是對後繼者的鼓舞。

▲草原上集羣行動的粉紅椋鳥。攝影 / 劉璐 荒野新疆

2018 年 6 月 24 日,荒野新疆攝影師劉璐在新疆拍攝野生鳥類時,路經伊犁州尼勒克縣 218 國道 194 公里處,發現施工現場的石塊中繁殖的數萬只粉紅椋鳥。

粉紅椋鳥是蝗蟲的天敵之一,有效地控制着蝗蟲等草食昆蟲的數量,對維持草原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而挖掘機在不停地工作,上萬只在石塊中的雛鳥危在旦夕。

▲石塊中的雛鳥深受挖掘機影響。攝影 / 劉璐 荒野新疆

情急之下,劉璐聯繫了"荒野新疆""讓候鳥飛"等機構,大家連夜趕出文章和插圖。第二天一早,劉璐在趕着去現場的時候,守護荒野用微信公衆平臺、微博發表"告急!救救或將要命喪挖掘機的粉紅椋鳥"的呼籲。

6 月 25 日下午 15 點 51 分,國家林草局發出微博,要求第一時間停工,等粉紅椋鳥幼鳥長大跟着成鳥遷飛了再復工,然後當地野保部門展開現場調查。

▲運輸土方的車輛和粉紅椋鳥巢穴。攝影 / 劉璐 荒野新疆

24 小時救助粉紅椋鳥事件是近年來發生的火速救援野生動物行動之一,凝聚了社會各界力量,更牽動了千千萬萬顆心。施工單位讓出的這一小步,可以說是中國人在生態環境保護的道路上邁出的一大步。

人們的生產、生活總會對自然產生影響,而隨着時代發展,又會出現新的情況;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很難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需要不斷地在發展和保護中尋找理想的平衡點。

▲ 2014 年,珠海航展,蜻蜓輕巧地停在木樁上。攝影 / 程斌

實現野生動物保護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互聯網時代也爲我們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的機會。如騰訊公益的"九 · 九公益日"、支付寶的螞蟻森林……

通過鏡頭記錄,對於保護野生動物來說,也是很好的參與方式。中國不缺有愛心的人,中國需要保護的野生動物也不計其數,但是在他們中間缺乏一個溝通的橋樑。

"中國野生生物攝影年賽"就是這樣一座橋樑,此次年賽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北京全景地理書業有限公司和北京地道風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以呼籲更多人關注野生生物,關注我們生活的這顆藍色星球。

中國野生生物攝影年賽

呈現生命的力量

本次大賽,以"生命的力量"爲主題,涵蓋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和爬行動物、無脊椎動物、植物和真菌等各種生物。每一種生命都應該被看見,每一個生命都值得保護。參賽者按照年齡,分爲成人組和青少年組,爲鼓勵更多人蔘與,我們共設有 112 個獎項,整體獎金超過 10 萬,爲保證大賽的公平性,我們特別邀請多年來致力於野生動物保護和拍攝並頗有建樹的各界權威人士,來擔任本次大賽評委:

我們尤其強調野生生物攝影要遵守生態道德,不因獲取影像而傷害生命,不過分進行後期製作,誠實而得當的圖片說明,體現對生物和環境的尊重。

- END -

內容來源丨《生命的力量》

編輯 | 西湖醋魚、十四

封圖 | 程斌

—點擊下方圖片,跟風物君一起逛遊中國—

點擊閱讀原文,瀏覽年賽官網,瞭解首屆"中國野生生物攝影年賽"詳情。我們期待您的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