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人生如此平凡,日子如水樣流淌,有時像那山間清泉,也似那林間小路,孤獨會如影隨形,這是我們的命運。不過這樣的表象下,卻有讓我們爲之傾倒的幸福。這生活中有那麼多美麗的畫面,足可以讓我們感動,比如相守,比如平靜,比如那觀察這相守與平靜的眼神。無論穿越千年,那簡單的人生裏的滿滿幸福感,依然讓我們心生感動。
南宋詞人辛棄疾,在四十二歲那年,他遭人誣陷,退守江西,開始了他的田園生活,眼前目睹着那一片片和平而寧靜的畫面,心生感動,寫下了這首《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上闋寫道:鄉村的普通不過的小茅屋,屋檐低落下去,像帽遮吧,房前一彎小溪緩緩流過,哪那汩汩的聲音輕輕漫過岸上的青草。這畫面是簡單的。人的痕跡:茅檐;自然回應:溪上青青草。這一切是生機盎然的,是簡陋而樸素的美感。一切渾然天成,是與自然的最好對話。是人事向自然的和解。展卷來看,裏面有一對老年夫妻,互相討好對方,那開心的對白,那愉快的表情,那彼此相偎依的動作,都是和諧的,美好的,人說,少年夫妻老來伴。這畫面,不知會讓多少孤悽的老人心生嫉妒。
下闋寫道:遠山如黛,綠水悠悠。農田裏,他們的大兒子正在勞動,只見他赤膊而作,一把鋤頭在他的手中自然揮動,陽光灑在他的古銅色的臂彎,汗水輕輕地滾落,臉上卻是怡然開心的樣子。二兒子正坐在房前,用心地織着雞籠,門前那些小雞,絨嘟嘟的,太好看,一會就試着展翼待飛了。二兒子不經意地扔上兩把秕穀,看它們歡快地來啄食。最開心的,也是最讓人頭疼卻又喜愛的是小兒子,幾歲的樣子吧,他的開心就是淘氣,他一會從身邊跑過來,一會跑過去,終於安靜下來,就半躺在溪邊,笨拙地用小手一點點地去剝蓮蓬。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如此品讀




歲月靜好,與子偕老。這如詩一樣的畫面被辛棄疾用白描的手法記錄下來。寧靜而動人,富有生活氣息。這一美好而和諧的畫面正是多少人的渴望。畢其一生,平凡卻美麗着,從從容容,安逸淡然。我們都立在生命的流上,春花秋月,四季輪迴,看慣了,就淡了。在感慨中,在感動中,在思考中,也在睡夢中。沒有轟轟烈烈,也沒有起伏跌宕,人生本該如此,簡單便是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