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樂壇的老藝術家,蔣大爲這個名字很多人肯定都聽過,像《西遊記》裏的《敢問路在何方》就是蔣大爲演唱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紅牡丹》也是蔣大爲的經典歌曲。馳騁樂壇這麼多年,蔣大爲給人的印象是深沉、穩重,但是在一檔節目中,蔣大爲卻對兩位小鮮肉大膽發言,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有一次,毛不易、汪蘇瀧和趙英俊在節目中演唱了《大王叫我來巡山》這首歌曲,結果蔣大爲老師的點評真的是讓觀衆笑開懷,首先唱歌的是汪蘇瀧,大家都知道汪蘇瀧唱歌是那種比較輕柔的聲音,所以蔣老師每次聽他唱歌都無言,估計實在是不好評價吧。


接下來評價趙英俊,蔣大爲對他的評價更搞笑,直接說他像是理髮店的,最後一個就是毛不易,大家都知道,毛不易的歌曲很有感覺,無論是曲風還是歌詞內容,都很有特色,但是在蔣大爲老師眼裏,卻說毛不易"他這種唱歌就好像幾天沒喫飯!",如此雷人的語句也是驚呆了在座的觀衆。


作爲老藝術家,蔣大爲的語出驚人實在讓觀衆意外,而這幾年,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問,怎麼不經常見蔣大爲啊。原來啊,蔣大爲已經移居海外,如今正享受着老年生活,也難怪大家很少見到他。

下面,我們就回味一下蔣大爲老師的成長故事吧。

出道

蔣大爲,1947年1月22日出生於天津,從小就喜歡畫畫,所以父母把他送到了學畫畫的地方,跟着老師學習,也許是從小積攢的興趣愛好,蔣大爲到了初中也沒有撇棄了這一愛好,在讀中學的時候,就學習了8年的西洋畫。

1968年,21歲的蔣大爲去到了烏蘭浩特插隊,第二年又被調到了吉林省森林警察文工團。因爲在部隊裏,蔣大爲的表現優秀,所以1974年,應徵黨的號召,光榮入黨。而蔣大爲的人生又一路開掛,1975年,蔣大爲被調到了中央名族歌舞團,同年被安排參加演出。


1980年,蔣大爲唱了一首《牡丹之歌》,從而一炮而紅,這首歌在大街小巷被傳唱着,蔣大爲的名聲已經響徹全國,1984年,37歲的蔣大爲首次參加央視春晚,演唱了《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這首歌曲,1986年,蔣大爲受邀演唱了《西遊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而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


據蔣大爲自己透露"我當時正給吉林臺的7集電視劇《林海雪原》錄歌,那個錄音棚正好在錄《西遊記》,一直找不到合適聲音的音樂編輯就說,大爲你幫我們試唱一下,結果,我練了練就試唱,沒想到片方僅僅在電話裏聽了一下,就同意用我了。"

蔣大爲又憑藉《敢問路在何方》大火了一把,1993年,蔣大爲爲了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毅然決然的辭去了團長的職務,連續好幾年,蔣大爲都出現在了春晚的舞臺上,而他演唱次數最多的恐怕也就是《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這首歌曲。蔣大爲唱的歌曲大多數都是民歌以及歌頌祖國的歌曲,不僅是當歌手,在2013年,還擔任了《星光大道》的評委,同年也在江西衛視《中國紅歌會》擔任評委。


在星光大道的舞臺上,蔣大爲還"收"了一個徒弟,那就是大衣哥朱之文, 朱之文對外說蔣大爲是自己的師傅,但是戲劇性的是蔣大爲卻沒有承認,還說朱之文的演唱自己不喜歡,還說一個農民談不上藝術,如此公開叫板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早前的蔣大爲也是輝煌無比,但是直到發生了一件醜聞,讓蔣大爲的名聲瞬間跌落。

被敲詐90萬,卻成"老賴"?

2010年,關於蔣大爲的"醜聞"迅速登在了各大媒體、雜誌上,事情的經過是。一個叫姚曼的女人突然在各大報紙爆料說:我是蔣大爲的情人和經紀人,我借給他90萬元錢,還打了欠條,結果他卻消失不見了。一時間,網絡上的流言蜚語肆起,說蔣大爲晚節不保,老牛喫嫩草的,總之啥都有。


當時,蔣大爲已經有了妻子和孩子,這一言論已經影響到了蔣大爲的家庭,蔣大爲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有苦無言,所以立馬跑去找妻子,解釋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據蔣大爲透露"姚曼和自己是在2009年的一次酒會中認識的,姚曼說自己在北京有很強大的人脈,可以給我介紹資源,不過她卻要收介紹費。我想着,反正只要沒犯錯誤就行,所以就互留了聯繫方式。"

在之後,姚曼也卻是給蔣大爲介紹過幾次商演,而他每次也都會按照約定給姚曼一半的介紹費,但是有一次,一個廣告代言是30萬,姚曼竟然沒有給蔣大爲錢就自己消失了,更過分的是,姚曼既然帶着兩個男人找到了蔣大爲,在他的房間裏,逼着他寫下了90萬的欠條,一開始,蔣大爲並不同意,但是無奈,兩個男人力量根本不是蔣大爲可以對抗的,而且他們還威脅蔣大爲,不寫欠條就動刀。


蔣大爲無奈只好被逼寫下欠條,後來的故事就大家都知道了,姚曼公開叫板蔣大爲,讓他還錢,蔣大爲爲了自己的名譽選擇了報警,之後,警方介入調查,最終,終於水落石出,而姚曼和同夥將自己的所作所爲供認不諱,承認是他們敲詐,蔣大爲才挽回了聲譽。

這件事鬧的蔣大爲一度名聲盡毀,不過還在有妻子的陪伴和鼓勵之下,蔣大爲才度過了那段艱難時光。

感情經歷

蔣大爲其實會選擇唱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有妻子張佩君的支持,當年蔣大爲被妻子招募到自己的隊裏,蔣大爲接觸到了音樂,後來,便一發不可收拾,又因爲兩人是同鄉身份,所以日積月累的接觸就互生好感。

1974年,兩人結束了長達9年的戀愛長跑,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因爲婚禮準備的比較倉促,所以只在蔣大爲老家天津舉辦了簡單的婚禮,婚後,兩人有了愛情的結晶那就是女兒蔣怡,爲了讓蔣大爲更好的發展,妻子辭去工作在家安心照顧女兒生活。


2000年,因爲了解到國外的教育對女兒的成長有幫助,所以蔣大爲和妻子移居到了溫哥華,一呆就是十幾年,大家都知道,國外的花銷都比較大,夫妻兩爲了女兒有好的成長環境,又是買房子,又是裝修,又是給女兒找學校,等一切都安置好了,積蓄也就花了一大半。

蔣大爲在這時候深知,要想在這個地方生存下去,就得需要有保障,女兒上學也是很大的一筆開銷,爲了家庭,蔣大爲和妻子多年來一直緊緊巴巴,即使有一點錢也都給女兒留着,可以說每個父母都巴不得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所以蔣大爲夫婦也不例外。


直到2005年,這樣的生活實在堅持不下去了,蔣大爲做了一個決定,自己回國賺錢,妻子則留在國外照顧女兒,當時有很多人嘲笑蔣大爲放着好日子不過,回國和年輕人搶飯碗了,這一句話刺痛了蔣大爲,但是他並沒有氣餒,因爲他知道,自己倒下了,妻子和女兒怎麼辦。所以寧願自降片酬也決不放棄。


父母一輩子的拼搏也都是爲了孩子,女兒也長大到可以結婚生子了,蔣大爲爲了不委屈女兒,決定給女兒出錢買一座房子,作爲嫁妝,這樣女兒就不會受到欺負了,所以,年邁的老父親,爲了女兒的幸福,又出來繼續拼搏,這是父親對女兒沉重的愛,也是我們國家自古存在的諺語,父愛如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