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利比亞曾經的領導人,統治時間長達42年之久。在卡扎菲統治的巔峯時期,靠着販賣石油實現了收入大漲,不僅全民醫療、教育免費,而且卡扎菲還大筆花錢買裝備,增強利比亞軍隊的實力。

  90年代,卡扎菲從俄羅斯、烏克蘭那裏購買了22架重型運輸機,其中2架爲安-124,另外的爲伊爾-76和伊爾-78。作爲參考,當時連中國都沒有這麼多重型運輸機,利比亞的空中運輸力量可以說在短時間內暴漲。

  2011年,一場阿拉伯之春運動引爆利比亞戰爭,卡扎菲的統治被推翻,而他花費心血購買的運輸機未能倖免,要麼被反對派炸燬,要麼被棄置,早已失去往日翱翔藍天的光彩。

  就拿兩架最大的安-124運輸機來說,一架在內戰爆發後就停留在黎波里國際機場,而另一架在烏克蘭安東諾夫的廠房裏。

  黎波里機場裏這架安-124,自從內戰爆發後就停在這裏,多年以來無人問津,已經明顯蒙塵。不過想一想也很好理解,這種重型運輸機的運輸能力雖強,但保養需要專業人士,維護費用也很高,幾大武裝都不願接手,自然只能在機場空地裏荒廢。

  如果事情就這麼發展下去,這架安-124可能就要這裏度過餘生,但利比亞並不穩定,幾大勢力爭權奪勢,而作爲核心要地的黎波里機場自然被頻繁“光顧”。

  去年七月份,一隊反對派武裝襲擊了黎波里機場,安-124不幸被炮火命中,機背、機翼等部位明顯受損。

  這還不是全部,幾天之後反對派武裝又殺了個回馬槍,而且攻擊更加猛烈。安-124未能倖免,機身被多枚炮彈命中,最終被燒成了殘骸,只剩機翼還保留着原本的模樣,慘狀可見一斑。

  相比之下,安東諾夫廠房裏那架安-124的情況要好得多。利比亞戰爭爆發前,卡扎菲將這架安-124送回烏克蘭進行保養,它很幸運地避開了利比亞的戰火。

  不過利比亞人想拿回這架安-124並不容易,因爲飛機當初的保養費用尚未結算,而且這麼多年擺在人家的廠房裏,總該給點寄存費吧?粗算之下,利比亞拖欠安東諾夫的款項已打一百萬美元。

  對巔峯時期的利比亞來說,一百萬美元真不是問題,但如今卡扎菲已死,利比亞國內極大勢力矛盾不斷,而且重型運輸機並非他們目前急需的裝備,沒人願意把安-124“贖”回來,只能繼續丟在廠房裏。

  利比亞曾經擁有兩架安-124重型運輸機,如今一毀一癱,雖說哈夫塔爾已經宣佈軍隊接管利比亞政權,但他的精力主要還是放在國內,這僅存的安-124想要重返利比亞,恐怕不是短時間可以實現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