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45年,曾經不可一世的納粹終於迎來了日落時最後的餘暉,萬字旗不再迎風飄揚,元首的光芒也無法力挽狂瀾。阿道夫.希特勒,這個曾經差點進了維也納藝術學院的戰爭狂人,也等到了屬於他的最終歸宿。


作爲二戰始作俑者的希特勒,雖然以自我了斷的方式逃脫了正義的判決,然而平日裏依爲股肱之臣的一干手下們,除了自盡的,剩下的爲防止被清算,開始了東躲西藏提心吊膽的逃亡之路,一度被稱爲“元首的影子”的馬丁·鮑曼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


納粹德國的二號戰犯馬丁·鮑曼,出生於1900年,在一戰結束的前夕加入了軍隊,1927年,馬丁·鮑曼加入了納粹黨,本來僅是農場工人的他,由於具有較高的處世手腕和敏銳的政治嗅覺,最終漸漸成爲了納粹高層的一員。曾經升至希特勒私人祕書、納粹黨總部主任,據說當時連戈林、希姆萊等納粹核心人物想見希特勒,都要經過馬丁.鮑曼。尤其在納粹德國的晚期,馬丁·鮑曼掌管納粹黨的金融財政,也算得上是威風八面顯赫一時。


在希特勒自殺之後1945年5月1日深夜,1945年5月1日深夜,馬丁·鮑曼與希特勒的最後一位私人醫生路德維希·斯達姆普菲格夥同元首地堡中的其他人,企圖從街巷戰最嚴重的柏林市中心突圍,兩人在這個過程中與其他人失散。從此以後,馬丁·鮑曼就彷彿如同人間蒸發一樣蹤跡全無。


德國投降之後,盟軍開始大範圍搜捕戰犯,其中馬丁·鮑曼成爲他們關注的重點戰犯之一。盟軍在整個德國範圍內張貼了近20萬張馬丁·鮑曼的肖像,對他進行通緝,但最終還是一無所獲。

關於馬丁·鮑曼去往何方的各種傳言越來越多,甚至有人說他逃到了中國,理由是因爲當年馬丁·鮑曼曾多次讓部下找尋關於中國東北的資料。雖然馬丁·鮑曼始終沒有落網,不過在1946年10月,在此人缺席的情況下,紐倫堡國際法庭以戰爭罪和反人道罪判處鮑曼死刑。


時光飛逝,恍然間已然到了1972年的時候,一天,德國西柏林雷爾特車站正在鋪設地下管線,無意之中挖出了兩具保存較爲完好的屍骨,相關的法醫們對這兩具屍骨進行了認真的檢測,最終確定了這兩屍骨就是馬丁·鮑曼和路德維希,兩人均死於服毒。


1973年4月4日,法蘭克福市檢察長正式宣佈,馬丁·鮑曼一案正式結案,對鮑曼的搜捕行動也宣告結束,同時允許鮑曼的家人爲其下葬。不過,在結案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仍然有不少人質疑在西柏林找到的屍骨是否是真正的馬丁·鮑曼,直到1998年,通過DNA檢測,證明遺骨確實是鮑曼,有關於他的謠傳才最終銷聲匿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