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詞人歐陽修著有《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其中“庭院深深深幾許”一句尤爲絕妙,後人紛紛模仿,但一直未見有名句。下面我們先欣賞一下原文。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此詞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上片寫少婦深閨寂寞,阻隔重重,想見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寫美人遲暮,盼意中人迴歸而不得,幽恨怨憤之情自現。全詞寫景狀物,疏俊委曲,虛實相融,用語自然,辭意深婉,尤對少婦心理刻畫寫意傳神,堪稱歐詞之典範。
其中“庭院深深深幾許”尤爲絕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並不華麗,卻境界全開。
才女李清照對此句就尤爲喜愛,專門爲此句寫下《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李清照
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由此可見,後人對此句甚是喜愛,以至於一直嘗試仿寫。
目前比較好的嘗試有:
花影重重重幾疊?
梧桐瑟瑟瑟何其?
遊子念念念何處?
心路漫漫漫何方?
江月寂寂寂何人?
這些仿寫形似神不似,根本談不上什麼意境,跟原句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目前比較好的一句是:所念遠遠遠何鄉。化用了白居易的“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即化用典故,又因此有感情蘊藏其中,雖不像原句渾然天成,但已和我們不在同一層次。
但這些仍與原句有較大差距。
不知,屏幕前的你能否超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