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说,因为当时创作中心没有女性,而海马是自然界唯一的雄性生殖的生物,所以就取了那么个名,他记得特别清楚。马未都觉得有戏,便有了电视剧《海马歌舞厅》的拍摄。

01

说来有趣,当年,是从《百家讲坛》开始了解马未都的。因为觉得有意思,以至于将当时《中国电视报》刊登的相关文章剪下,保存至今。

十几年后想起来,自己都有点不相信。


《中国电视报》剪报

最初,觉得马先生一点儿都不像个文化人,感觉有点怪。后来才了解到,他不但是个明明白白的文化人,而且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做了许多与文化有关的事情。

彼时的他,与王朔等一帮作家搞了一家创作机构,定名为"海马影视创作中心"。

其成员最多的时候有40多名,几乎包括了那个年代国内文坛所有重要的作家。

当时为什么取了那样一个名称?为什么是"海马"?多年后,马未都给出了答案。

马未都

他说,因为当时创作中心没有女性,而海马是自然界唯一的雄性生殖的生物,所以就取了那么个名,他记得特别清楚。

02

当年的《人民日报》发了新闻稿,标题是《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在京成立 一批中青年作家进军影视界》。

当时,"海马"不仅属于民间性质,还按照市场规则,按质论价出售它的作品。

当年的马未都和王朔

那些做法,在当时,应当是有突破性的。毕竟,那时的一切还处于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中。不能不说,他们那帮人的眼光极富前瞻性。

此后,"海马"创作的作品进入了市场。马未都一帮人既是文化人,又是商人。我们不妨想一想,那,可是三十年前的事情。

1990年12月,"海马"策划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室内剧《渴望》首播,并引起轰动。监制郑晓龙后来在《鲁豫有约》中说,当年因为收视率高,致犯罪率下降,公安部对剧组进行了表彰。


郑晓龙在《鲁豫有约》节目现场

这个许多人闲聊时都会提起的传说,终于得到了证实。

"海马"首次亮相便大获成功,并被媒体称为"海马现象"。马未都当时的心情可以想象,猜想,一定相当"嘚瑟"。

03

1991年,"海马"创作完成了《编辑部的故事》剧本。

据传说,此剧过审后正要开拍,发现剧本找不见了。除了王朔,马未都等几个人都有工作,顾不上重写剧本。正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当口,打杂的冯小刚找来,提出要帮王朔把剧本写完。

1992年,该剧拍完播出,不承想,竟成经典。无论是从收视率,还是文化影响力上讲,它都为我国电视剧发展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后来,有一天冯小刚突然说原来丢了的剧本找到了。

若干年后,马未都曾评价冯小刚精明。只是,不知道他说的那番话是否与剧本的"失而复得"一事有关。

04

马未都虽未直接参与该剧本的创作,但其中很多故事都是听他讲述的,有些还是他的亲身经历。

彼时,马未都是《青年文学》的一名编辑,与剧中的主人公李冬宝一样,除了编稿,还要负责摄影、图片之类的工作。可以说,马未都就是李冬宝的原型。


葛优饰演的李冬宝

据说,《编辑部的故事》中的很多人物都有原型,比如剧中有个爱来编辑部聊天,常招惹"文艺女青年"的作家,特别能吹牛,完全就是当年刘震云的翻版。

拍摄《编辑部的故事》之前,创作中心曾有过是否拍摄此剧的争论。那年,《渴望》成功后,需要拍摄新剧。在还有别的选项的情况下,马未都他们经过再三思量,最终决定拍摄该剧。

一是想创新"系列喜剧"的电视剧形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期望通过该剧说一些"想说的话"。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1992年,"海马"在民政部门登记,正式定名为"海马影视创作室"。

05

那些年,马未都倒腾古玩赚了些钱,有人就蹿腾他开了个歌舞厅,就叫"海马歌舞厅"。按照马先生的说法,"海马歌舞厅当时依附于海马创作室"。


说起海马歌舞厅,马未都曾用老北京土话"熬淘"来形容他后悔、自责和惋惜等复杂的情绪。原因是歌舞厅红火一段时间后,很多熟人消费后不掏钱,导致赔钱。

一天, 马未都跟王朔说咱们出去聊聊。当时正是槐花盛开的季节,马未都一扶那槐树,白色的槐花掉了他俩一身,心里的感觉是非常地凄然。

马未都说:"我们这事肯定是赔了。"王朔说以歌舞厅为场景拍个戏,有可能挽救歌舞厅。马未都觉得有戏,便有了电视剧《海马歌舞厅》的拍摄。


《海马歌舞厅》剧照

歌舞厅那样的场所比起编辑部来,环境复杂的多,什么样的人都会来,可以说,简直就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那样的场所设定对剧情的发展有推进作用。

当年,很多演员都参与了此剧的拍摄。几乎所有现在的腕儿,在那部电视剧里都能找出来。比如,相声大腕于谦,就曾在剧中出演角色,还有一段醉酒的经典片段。


《海马歌舞厅》中的于谦

06

《游戏人间》是该剧的主题曲,由童安格演唱。后来,此歌由于"何不游戏人间"一类略显消沉的歌词,而受到文化监管部门的批评。此后,该剧停播。

再后来,海马歌舞厅关闭,海马影视创作室也因其成员各自有发展而告解散。

"海马现象"虽不能说是昙花一现,可毕竟没能长久。但是,海马影视创作室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海马文学丛书",作为其文化遗产却永远地保留的下来。


部分“海马文学丛书”封面

这套丛书是:《海马歌舞厅·四十集电视系列剧》《预谋杀人》《我与地坛》《青春无悔》《菊豆秋菊打官司》《怀抱鲜花的女人》《老旦是一棵树》《油麻菜籽》《重叠影像》《五异人传》《石女》等。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回首往事,马未都的"海马梦"虽然断了,但是,他对文化的自信并没有断。

他说:"如果有一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最强国,依赖的一定是我们的文化,而不是其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