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现代空战电影或游戏中看到,为了躲避敌机的咬尾攻击,高速飞行的战机猛然抬起机头做出近乎90度的拉起动作,依靠强劲推力的引擎以及近乎失速的角度完成突然减速,与近距离咬尾的敌机瞬间切换前后位置,然后快速压低机头改平后锁定击落敌人。这样炫酷的动作叫做“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是真实存才的空军技巧性动作。那么这种花里胡哨的机动,在实战中真的有用吗?

先说说这个眼镜蛇机动吧,从“普加乔夫”这个名字中我们嗅到了“战斗民族”的味道,这套战机机动确实是由苏联飞行员普加乔夫在1989年巴黎航展上完成的。表演这个动作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展示苏联飞行员高超的飞行技术,其二就是为了用杂技般的动作推销SU-27战机强大的机动性。这场表演可以说是技惊四座,既让SU-27名声大振,也让“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成为未来航展表现飞机强大性能的首选动作。


至于眼镜蛇机动是否具有实战价值,其实一点都没有。因为能够使飞行员做出眼镜蛇机动的实战环境基本不存在,在现代喷气式战机空战中敌我双方基本采用超视距攻击,交战距离达到了100公里,当敌方雷达将你锁定并发射远程空空导弹后,想要依靠机动躲避的成功机率并不大。假如远程攻击无效进入中近程狗斗,两机之间的距离,也不会拉近到眼镜蛇机动有效的百米之内,因为这个距离都可以用机炮了。加之以俄制R-73R空空导弹为例,其越肩发射能力使很多躲避机动失去了意义。


如果说硬要让眼镜蛇机动发挥实战意义,那么其更适合于二战期间的螺旋桨战机,交战距离基本是机炮的射程范围,甚至能够近到几百米,这种距离做出眼镜蛇机动是有机会完成攻守方转换的,但是碍于螺旋桨战机的性能,做出眼镜蛇机动还是十分困难的。当然,也不是所有战机的规避机动都是无用的,在2018年珠海航展中装备国产矢量引擎的歼-10B战机,表演过的“J形机动”便有很高实战价值。


所谓“J形机动”是一种比“落叶飘”更具实战意义的机动,其主要用于被敌机“咬尾”锁定时,迅速拉高机头至90度左右从而抬升高度,然后依靠矢量引擎的高机动性做滚转机动,使战机在瞬间完成180度水平转向,由于执行该动作全程处在高速运动,所以战机不会损失速度。其诡异的机动轨迹快速的变换飞行方向,可以在敌机做出反应前脱离锁定。


这一高难度动作曾一度是美系、苏系等装备矢量大推力引擎战机的专利,而歼-10B做出“J形机动”得益于首个国产矢量引擎,这款引擎使用了“轴对称三元矢量喷管”技术,使战机尾喷口可以向任意方向偏转17度,要知道美军的F-22矢量尾喷口也仅能向上下偏转。随着装备矢量引的擎歼10B出现,证明了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又一次实现了弯道超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