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夏《花期》vs毛不易《深夜一角》
不知道是不是胡夏OST唱得多了,這首歌依舊給我一種OST的感覺。胡夏的這首《花期》放在類似《知否》、《三生三世》等類型電視劇中,依舊十分恰當。
這首歌一如往日胡夏的風格,溫暖、治癒,在主歌部分,還讓我想到了林志炫的《鳳凰花開的路口》這首歌。胡夏的功底依舊很好,唱得很穩又很溫柔。輕風伴花舞一般慢慢地融進聽歌者的身體。
整首歌胡夏表現得似乎找不到什麼大的問題,但是卻也沒有大的驚喜。就是很穩很妥帖地演唱完了完全不需要自己費多大力氣就可以完成的歌曲。而聽衆在聽歌時會被胡夏的柔美的聲音感化,隨後被其他刺激的歌曲一震,就會忘記了這首歌。真的如清風拂面一般,淡淡來、淡淡去。
而我對於胡夏的期待其實遠不止於此。我期待看到更好的胡夏、更不一樣的胡夏,這不是強人所難,而是胡夏完全有這樣的能力。對於今天這樣的選擇,讓人不得不認爲他只是來打個歌,並沒有太多比賽的意識。
對於創作歌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將人與歌進行高度的融合,尤其是毛不易本身的創作才華如此出色的情況下。
大多數年輕人都正經歷着在外漂泊奮鬥的日子,有多少落寞與無助都只能一個人自我消化。我們都出現過路邊小攤前,我們也都有過"借一絲溫暖"的奢望。
"收留疲憊的人"、"借一絲溫暖"、"憧憬是碎了滿地涼涼的寶石"等詞句無一不表達出漂泊人的辛酸百態。而正是這些情愫極容易引起聽者的情感共鳴,聽歌者是能夠真切的感受到歌與人在呼吸,在經歷。
如果說"收留"、"借"、"碎了滿地"等詞很多人能寫出來,那麼歌曲的最後一句"深夜的街角城市的鏡子"則是真真地體現出毛不易的作詞天賦。
PK結果:毛不易勝
其實這8組歌手中,也就這兩個人屬於同一類型的歌手,都是柔柔的略帶溫吞的樣子。從演唱上,胡夏比毛不易要厲害,但是從音樂作品上,《深夜一角》的詞作要比《花期》更容易與聽者的情感溝通交融。
胡夏的溫情是建立在其本身的聲音特質與其優秀的唱功之上,而毛不易因其創作而達到的人與歌的天然統一性卻是胡夏所沒有的。
2、耿斯漢《你的一生我只借一晚》(原唱:吳遙)vs旅行團樂隊《Bye Bye》
耿斯漢唱歌總是給我一種荷爾蒙在燃燒的感覺。對於這首歌,耿斯漢唱得很有力量,也很有層次感。
歌曲本身的內核力量其實是不太夠的,但是耿斯漢的唱功很好,情緒又是極其飽滿,最後甚至是淚灑舞臺。他強行通過自己的唱功與情緒打破了歌曲本身的桎梏,通過自己的私人情感強行地接通了歌曲與聽衆的連接。
怎麼說呢,不能說不好,在初聽的時候或許會被這種情緒感染或者綁架,但是情緒的壓迫感太過強烈了,聽得多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但是仍然要肯定的是,耿斯漢這種老牌搖滾的範還挺足,而他這首歌唱得我覺得也是要強於原唱的。
《Bye Bye》這首歌是我最喜歡的旅行團樂隊的一首歌。這首歌的情懷也好,現場感也好,情緒煽動也好,無一不讓我產生想要燃燒自己的感覺。
在《樂隊的夏天》的舞臺上,旅行團同樣演唱了這首歌。而在那個節目中旅行團對於這首歌的演繹,讓我似乎產生了一種一支偉大的樂隊冉冉升起的感覺。
或許是舞臺效果不足、或許是缺少了現場觀衆、或許是其他原因,我想說這個舞臺限制了這首歌。沒有了互動,沒有了跳水,甚至連孔一蟬的唸白都顯得有些尷尬。
PK結果:旅行團樂隊勝
其實對於樂隊來說,沒有現場觀衆,其實算是喫虧的。耿斯漢與旅行團,一個深情一個燃,都是好歌手,可是耿斯漢對於做歌手來說,缺少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自己的代表作品,真正讓大家對於歌手產生深刻認知的其實還是要靠作品。
3、吉克雋逸《交出邦尼》vs黃霄雲《我們的愛》(原唱:飛兒樂隊)
吉克雋逸這首《交出邦尼》表演得漂亮、精彩!這首歌的表演的精彩程度是超過我內心中對於她的預設的。
情緒到表演,歌曲的編排到演唱,可以說行雲流水。熱情的她,狂野的她,個性的她在這場的表演中淋漓盡致的展現給了我們。
吉克雋逸的聲音是偏粗線條感的,是具有棱角的,她將自己的特色、將歐美風通過自己的駕馭與詮釋,在這首歌中達到了一個還不錯的融合,產生了一種毫不突兀的高級感。
如果說她能夠保持住這樣的一個狀態,再推出幾首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那麼吉克雋逸會更值得期待。
聽黃霄雲唱歌,總是有一種局外人的感覺。她唱得很厲害,很用力,感覺也很投入,但是就是跟聽衆沒什麼關係。不太能在節奏感覺上讓你跟着一起舞動,不太能在情緒共情上讓你隨之感動淚流。
黃霄雲雖然在節目中說要丟掉技巧,要抒發情感。歌曲的前半部分收得還不錯,可是後面又是開始飆唱功。說是抒發情感,卻總是難以讓人感受到她與歌曲的情感抒發的統一性。總有一種歌曲是一回事,她抒發的又是另一回事。
總體來說,形式大於內容,演唱大於內核!
當然對於黃霄雲參加這個節目來說,掀起了一波"黃霄雲黑"的熱潮。也可以說是另一種收穫吧。黃霄雲在這個舞臺的表現除了一個"唱歌機器"、唱功強的固定印象外,缺少了一種演唱的個人標籤化,也就是個人特質與特色。幸好她還年輕,她還有時間去經歷,去積累,去探尋。
PK結果:吉克雋逸勝
對於這個結果,其實沒啥可說的,當之無愧。可以說吉克雋逸在這場中全方位的取勝。
4、袁婭維《盛夏光年》(原唱:五月天)vs聲入人心男團《沒離開過》(原唱:席琳迪翁;國語版翻唱:林志炫)
繼陳冰在《中國好聲音》上將這首歌唱到了大衆面前之後,就常聽到有人翻唱這首歌。而袁婭維這次對這首歌再度進行了改編,加入了很多國際化的潮流元素。
袁婭維表演與演唱,毫無疑問依舊是高水準的。高唱功高技巧,袁婭維在情緒的傳達上就顯得很是個性與自然。而黃霄雲則被羣嘲,尤其可見一個歌手的內在的東西和特質的東西其實更主要。
不過聽了這麼多袁婭維的舞臺演唱,需要真的說幾句。演唱的沒問題,表達的沒問題。歌曲很高級,編排也很具有難度,但是是否適合單曲循環聽就是另一說了。
袁婭維在這個舞臺上的歌曲都偏向於"特供"一般,似乎離開了舞臺,回到專輯、錄音棚,則顯得過於外放了。而也因此,參加完這個節目,袁婭維收穫了大量的好口碑,但是能留下的作品能有多少呢?
好口碑很重要,但是好作品其實是更難得的,哪怕是翻唱!
從選曲上來說,《沒離開過》這首歌其實要比聲入人心男團前兩場要強得多。歌曲本身也是情緒依託於強大的唱功來抒發的,而聲入人心最不缺少的就是唱功,再加上他們人多,在氣勢上更加的壯闊。
但是或許就是因爲人太多,表達的東西又要太多,這首"大歌"似乎都有些承載不了他們所表達的東西,有着一股濃濃的膨脹和擁擠感。
讓我覺得最奇怪的就是,歌曲中間他們突然間的四個低音,而後又奔向高音。不知道是爲了表達層次感還是說想給歌曲中加入更多的元素,最終的呈現太突兀、太割裂。
當然,這四個人中依舊需要誇讚一下鞠紅川,依舊是四個人中表現得最好的。從去年開始到今年,鞠紅川一直都屬於團隊四人中最出色的一個。
對於他們,我始終有一種"好牌打爛"的感覺。他們大可不必糾結於美聲流行化,反倒不如在這個舞臺上選擇恰當的歌曲,真正的發揮出美聲真正的美感,同時也能夠讓這個舞臺上歌曲與風格更加豐富與多樣化。
PK結果:袁婭維勝
袁婭維終於拿了一個第一。其實對於袁婭維拿第一這個事,我覺得有意思的是,這場袁婭維的表演在我這裏並不是第一,可是她卻拿了第一。之前有的表演優秀到我認爲是可以拿到第一的,卻並沒有得第一。
其實對於這個舞臺上來說,被黑的最多的最慘的恐怕就要數黃霄雲了,而受益最多的恐怕也是她了。因爲她的爭議性,讓她取得了極大的知名度。這是她以前唱歌,哪怕是那一首驚豔的《左手指月》,都未能夠帶給她的。
其他選手,如毛不易、周深等歌手,在參賽前大衆就對他們已經有了很深刻印象。而對於像劉伯辛、太一等歌手卻始終沒有形成如黃霄雲這般的認知度。
不過她還年輕,雖然遭到了很多的罵名,但是也因此認識到了她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她的音樂之路纔剛剛開始,她能夠這麼早的就面對這樣的局面,能夠這麼早的直面自己的缺點,其實是好事。
她的唱功很厲害,底層地基打的很牢,所以她的上層建築無論怎麼建,只要是向好的方向,都會是很牢固與安全的。
當然了,對於黃霄雲是否能大火,還是個未知之數。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恐怕是有一定的難度。首先她的唱歌的問題大過她的優勢,其次她演唱時的個人特質不夠標籤化,第三就是她的觀衆緣也比較差。
接下來我要說一說毛不易。說實話,空中樓閣型的毛不易在這樣的比賽中其實想要晉級還是挺難的,但是從我的內心之中來說還是很希望毛毛能夠晉級的,爲的就是希望能夠帶來更多他的好作品。
他的作品與他對於自己作品的演繹,是他最大的競技武器,也是他能夠在樂壇立足最大的武器,所以對於他的期待是很大的。
對於這期節目的結果,吉克雋逸和袁婭維晉級。從這期表演和演唱角度來說,實至名歸。讓我驚喜的是,吉克的這期表演可以說是這期中我認爲最好的一個了。
針對於這場的表現,不考慮晉級,只考慮給三人投票的話,我會投給吉克雋逸、旅行團樂隊、袁婭維。
突破重圍的兩名選手是否如你所願?在你心中希望誰應該晉級呢?
文|文刀木之南
圖|網絡
以上爲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多多留言交流!
創作不易,請多多關注轉發點贊留言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