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结束那么多年,不得不说,当时中国的军力和国力都远远落后于日本,“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很多网友说:“八路军那会儿要是有日军那样的伙食,自己就能打败日本。”那么日军的伙食真的那么好吗?
因此,在二战开始之前日军的伙食还算说的过去,都是米饭加一些咸菜。战争打响之后,为了保证士兵们的体力,又改善了伙食供应,每餐都有肉,牛肉罐头之类的食品尤为常见。
本来日军是打算三个月就拿下中国的领土,于是,采取了速战速决的战术,可万万没有想到,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城墙,无坚不摧!战斗拖得时间长了,日本就慢慢支撑不住了,普通的士兵再也吃不上牛肉罐头,几乎一律都吃糙米团子。
据悉,二战时期,纳豆一度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食品,不仅仅军人要吃,就连日本百姓的餐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食品。更甚者,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中,日军敢死队吃的最后一顿饭,就是吃纳豆。
日军的伙食再好,当美国向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后,日本天皇也只能乖乖的无条件投降。战争虽然平息了,广岛历史的遗迹犹存。作为原子弹爆炸遗址,现在已经是世界遗产了。
在日本这个关于二战的展览馆内,陈列了很多二战时期的物品,这其中就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展品,一箱子军粮,内里全部是当年日本食用的罐头,弥漫着历史的气息。
日本还举行过一次开罐实验,即开封仪式。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从中拿出一罐放入热水中加热,然后打开,一股红豆饭香的气息扑鼻而来,原来里面是红豆糯米饭,不过让现场的人惊呆的是里面的饭和红豆看起来都相当的新鲜。
其实早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该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由此,巴斯德提出了著名的"生生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