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3年7月,美國海軍飛機制造廠研發了一款電視制導、噴氣動力、空對空及空對地導彈一“蛇發女怪”。雖然事實證明“格隆布”概念的每個元素都很成功,而且1944年4月,在新澤西州菜克赫斯特的一個測試中,在拖曳控制飛機距離目標5英里遠的位置上,XLNT-1使用“遠征隊”甚至直接命中目標,但最終“格隆布”還是沒有被用於作戰。

“蛇發女怪”出世

1943年7月,美國海軍飛機制造廠研發了一款電視制導、噴氣動力、空對空及空對地導彈一“蛇發女怪”。

它是一系列採用渦輪噴氣發動機、衝壓脈衝噴氣式發動機或火箭發動機的有翼導彈,可執行各種任務。其中的大部分被製造並進行測試,但除了作爲靶機使用,從未被用於作戰。

“蛇發女怪”系列Ⅱ採用的是鴨式前翼,系列Ⅲ則應用的是傳統的空氣動力學。ⅡB和ⅢB用於執行空對地任務,ⅡB具有“鵜鶘”型雷達,ⅢB使用電視制導。兩者都由9.5英寸直徑的西屋渦噴發動機推進。由於導彈的研發被延期,這兩種導彈被從整個導彈計劃中取消,雖然ⅢB仍被用作TD2NKDN靶機。

無動力重2600磅的“蛇發女怪”V是把“蛇發女怪系列改造成空對地導彈的最後一次嘗試。它本計劃攜帶航空14B多用途槽罐一一實際上是一種化學武器分配器。它配備了自動駕駛儀和無線電高度表,從海拔35000英尺的高度投放,一直俯衝到距地面幾百英尺的位置。俯衝過程中達到的近聲速速度將使它在失速墜毀前可以噴射約100平方千米。

經過幾次試飛,對飛行穩定性及制導和控制系統進行評估後,該計劃被取消。

上不了場的“滴水嘴”

是一種火箭助推的飛航導彈。1944年9月,麥克唐納公司收到一份製作5個LBD模型和395個產品的合同。這一次其重量仍不到2000磅,其中還包括1000磅的炸彈。它將由艦載飛機投放,由噴氣助推起飛火箭推進。

“滴水嘴”的控制方式和“小牛頭犬”導彈非常類似,它也可以被遠程遙控,因爲其尾部有便於跟蹤的亮點。在1945年3月進行的測試中,SB2C的投彈很不成功。1945年5月首次試驗成功。“滴水嘴”的發展一直持續到1947年,其時已製造並交付了200枚,但其從來沒有被賦予作戰資格。

格隆布

這是海軍飛機制造廠在1941年4月啓動的滑期導彈計劃的名稱。

這些導彈被飛機拖曳到目標區域,然後釋放,並進行遠程控制的攻擊。制導將由“格隆布”前部的相機傳送的電視圖像實現。雖然“鵜鶘”型雷達和雷達高度表簡單改裝成的追蹤雷達也完成了測試,但研發一種能夠在拖曳飛機後保持隊形的自動駕駛儀,將是一項重大挑戰,因爲通過遠程控制來做到這一點是不切實際的。

因此它嘗試使用拖鏈來替代人們通過適當的操控來維持照片中圖像不變。雖然現有的海軍LNS-1滑翔機的最初用途即是評估這概念的可行性,但是其翼載荷過輕,不能很好地模擬“格隆布”飛行特性。

接下來接受測試的是一架BC雙翼俯衝轟炸機,其發動機被遙控設備和鎮流器所取代。1942年10月這個笨重的代用品被陸軍TG-6取代,這是一架泰勒公司的輕型飛機轉換而成的滑翔機,更加酷似“格隆布”計劃的配置。

海軍指定其代號爲XLNT-1,它被修改爲三點式起落架,便於起飛和降落。1943年4月它終於成功完成了一次起飛“自動拖曳”,全過程中安全監視駕駛員沒有給予任何幫助。在1943年9月帕塔克森特河的一次飛行試驗中,兩個XLNT爆炸擊中了目標。在每一種情況下,拖曳都是成功的。然而,有一次由於不可用的電視畫面而致攻擊失敗,還有一次由於動力裝置故障而導致失敗。

泰勒飛機公司的XLNT/LBT只通過一些必要的改變就將一種螺旋槳驅動的輕型飛機改裝成了遠程控制的滑翔機。它最大總重量爲5000磅,滿載時可攜帶2000磅的炸彈。陸軍共有34架TG-6轉讓給了海軍並被其改裝成LNT滑翔機。

1943年年底泰勒公司還收到一份合同,要求其造出25架LBT。第一次試飛和投彈分別於1944年3月和4月進行。1945年7月下旬這些LNT/LBTS在密歇根州特拉弗斯城進行導彈制導測試。

美國海軍飛機廠製造設計了一種7000磅重的、可載有4000磅炸彈的“格隆布”滑翔機。1943年9月,海軍飛機制造廠的設計成果被送給海軍LNE-1訓練滑翔機的設計者和建設者普拉特・瑞德。派珀公司收到了設計和建造100架的“格隆布”LBP-1的合同,它頗似普拉特・瑞德的LBE-1滑翔機的高翼版。2月由於缺乏進展,訂單數量被減少到35架。

在1945年4月合同終止之前,至少有一架完成過試飛。LBP也在4月試飛,5月送到帕塔克森特進行評估。8月LBE計劃被終止,合同中剩餘的35架有4架得以完成。

雖然事實證明“格隆布”概念的每個元素都很成功,而且1944年4月,在新澤西州菜克赫斯特的一個測試中,在拖曳控制飛機距離目標5英里遠的位置上,XLNT-1使用“遠征隊”甚至直接命中目標,但最終“格隆布”還是沒有被用於作戰。

制導導彈命名規則

1946年8月,海軍作戰部長指示:制導導彈的術語用來指代航空局所稱的無人駕駛飛機和軍械局所稱的特殊武器軍械設備。

1947年4月,陸軍和海軍在導彈的標準命名法上達成一致。字母A、S和U分別代表空中、地面和水下,這三者將分別與代表導彈的M結合,以表明其作用。

地對空導彈,SAM,將用神話中的名字命名。

空對地導彈,ASM,用猛禽命名。

空對空導彈,AAM,將以其他有翅動物,如麻雀命名。

地對地導彈,SSM,則將以天文學中的名詞命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