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被历史、被人们遗忘了的战斗,拂去厚厚的历史尘埃,我们今天再来看看这段英勇的抗日往事。
龙须岛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因为长得像一个龙头而得名。相传,当年秦始皇曾到过龙须岛,岛上至今还有秦始皇东巡时的行宫——始皇殿,还有纪念邓世昌的“邓世昌庙”。龙须岛虽小,地理位置却相当紧要,早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日军就多次从这里进攻北洋水师。
1937年后,日军在岛上修建了1米多宽、5米多高的围墙卡在岛上的南北通道上,修建了一座20多米高的大碉堡,碉堡里有大探照灯和重机枪,日军还在据点的周围拉上了铁丝网,还安放了一架钢炮。据点常年由日军冈一率领一个小队(共36名)和200伪军坚守。
日军占据龙须岛后,对龙须岛镇、卧龙村等地的村民实行残酷统治,肆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了断掉这伙日寇,活跃在龙须岛周围的抗日队伍,调动起独立团三个连的兵力,准备对这伙日寇进行夜袭斩首行动。
1945年4月15日,夜色深沉,伸手不见五指。按照计划,一连由北直接攻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三连经过小西庄绕过龙须岛,形成对龙须岛据点的包围。二连沿着海滩前进,封锁日军往海上逃跑的退路,追歼逃跑的日寇。
一切按照计划进行,龙须岛的日军很快被包围。
一连的工兵先将一捆手榴弹引爆,炸了日军碉堡一个窟窿,但没有炸开通道。爆炸声惊动了日军,日军小队长冈一从床上弹起,立刻组织日军抵抗。在日军看来,这里固若金汤,一旦被攻击,四面八方的援军就会到来,抗日队伍是绝对不敢来的。
日军训练有素,很快回过神来。碉堡上的重机枪开始疯狂扫射起来,情况危急,第二组爆破组再上。终于,日军的碉堡在第二次响起的爆炸声中被炸开了个大口子。一连的勇士们再塞进两包炸药点燃,整个碉堡连同开重机枪的日军一同被炸毁。
碉堡被炸毁后,抗日队伍对冈一进行喊话,要他们放下武器投降。冈一拒不投降,命令日军做困兽之斗。日军在墙上架起两挺歪把子,疯狂向抗日队伍狂扫。
抗日勇士们用手榴弹,用步枪一点消灭日军。冲入据点后,疯狂地肉搏战开始了。日军以不要命的武士道举着刺刀冲来,勇士们也毫不客气,用大刀、石头和手榴弹迎击上去。整个据点里,到处都是厮杀声。
有一日寇极其顽强,躲在废墟的死角里射击。打死打伤了几个抗日士兵,这家伙位置选的好,用手榴弹、机枪都无法打到他。最后没有办法,只得将围墙炸塌,将这名顽寇压死在下面。
一连和三连在与日军血战时,二连与海面上的日军2艘小艇交上了火。小艇上的日军想来增援,却始终被二连阻挡。最后,见大势已去,2艘小艇才仓皇而逃。
激战2个多小时后,日军据点被彻底拿下,被围歼的32名日军中,除了11人被俘虏外,包括小队长冈一在内全部被击毙,20多名伪军也被俘虏。缴获钢炮1门、重机枪1挺、歪把子机枪2挺,几十支长短枪和100多箱弹药。
为了避免被赶来支援的日军大队包围,战斗结束后,队伍立刻撤出龙须岛据点。夜袭龙须岛之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几个月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龙须岛最终获得解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