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沙俄是全歐洲最大的帝國,同時也是協約國的盟主之一,然而到一戰結束,當其他的協約國都在歡慶勝利的時刻,昔日的沙俄帝國早已不復存在。這其中發生了哪些事?長達三百年的羅曼諾夫王朝是如何解體的?
1917年4月,一列火車從瑞士經過德國開往俄國,車上載着一位即將改變世界的人,他就是曾經流亡海外的列寧,同一列車的還有季諾維也夫等一批布爾什維克流亡者,此次祕密回國,他們的身上還擔任着一項重要的使命。

1914年,統治俄國的羅曼諾夫王朝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慶典,慶祝其家族居俄國皇位長達三百年。羅曼諾夫王朝統治下的沙俄有一個國徽,即是一頭盯着東方和一頭盯着西方的雙頭鷹,意在指17至19世紀沙俄領土的瘋狂擴張。沙俄一度被稱爲“歐洲憲兵”,曾經打敗過包括拿破崙在內的許多歐洲強人。但在一戰爆發前,尤其是日俄戰爭後,羅曼諾夫王朝已經有些力不從心。日俄戰爭被部分西方史學家稱爲“第零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出現了一戰中常見的塹壕戰、重炮戰以及海陸一體戰。該戰爭最終以俄國慘敗而告終,沙俄向東的勢頭就此被堵,於是,它又轉過來向西尋找突破口。
一戰期間在位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性格優柔寡斷,做事缺乏信心。史學家評價這個人“比較善良,智商不太夠,人也不太壞。”倒黴的是這個不適合當皇帝的人還是成爲了沙皇。據記載,尼古拉二世在父親去世的時候,曾經惶恐的問周圍的人:“我該怎麼辦,我從來沒有想要當沙皇,我不知道如何同大臣們講話。“1894年,尼古拉二世加冕的時候,俄國慶祝皇帝登基,莫斯科50萬羣衆擁向賀登廣場,結果發生了嚴重的踩踏事故——擠死兩千人,受傷數萬人。
尼古拉二世在位的時期,沙俄帝國內外矛盾交織,日俄戰爭失敗後,國內爆發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儘管最後革命被鎮壓(流血星期日),沙俄面臨的壓力仍舊越來越大。1914年一戰爆發,次年沙皇不得不親自去前線指揮戰鬥,在此緊要關頭,沙皇卻信上了巫師,在所謂”先知“的指點下處理國事,結果引發了內部爭鬥。這位巫師是一個叫拉斯普京的僧侶,精通醫術,自稱可以預見未來,早在1905年就被引薦給了俄國宮廷。皇太子阿列克謝有血友病,這位僧侶可以通過催眠術在太子犯病的時候讓其安靜,因此其後幾年逐漸得到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亞歷山德拉寵信。拉斯普京受寵後,不僅荒淫無度,而且干預朝政,引發大量貴族不滿。1916年12月,尤蘇波夫親王和其他一些貴族密謀請拉斯普京到自己的府第赴宴,結果給他喫了幾塊含有氰化物的蛋糕、喝下去氰化物的美酒之後,這位神棍仍舊沒有死,忍無可忍的貴族們親自動手,舉槍對着拉斯普京連射四槍,其中一槍打到了神棍的頭上,但是他還是沒死,不斷的地上翻滾,最後,貴族們猛砸他的腦袋,等他不動之後將其扔到了河裏,結果最後的屍檢報告顯示,這位神棍竟然是溺水數分鐘身亡,這樣看來,拉斯普京果然有兩把刷子。

沙俄的危機並沒有因爲這位傳奇僧侶的死而消除,俄軍在前線敗仗頻出。皇后亞歷山德拉來自於德國皇室,大量羣衆認爲她是德國間諜,甚至不少人要求廢黜尼古拉二世。1916年,俄羅斯國內普遍認爲沙皇制度到了極其危險的時刻,杜馬和部分貴族要求俄軍保存實力,以便應付可能到來的革命。然而俄軍還是於當年發動了”夏季攻勢“,雖然收復了部分領土,重創了奧軍,但忠於沙皇的最後一批精軍戰死在了前線。在這一背景下,1917年春,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沙皇想要從前線調兵鎮壓,結果回來的軍隊發生了譁變,轉而支持了革命。萬般無奈的沙皇於1917年3月宣佈退位,將皇位讓給了弟弟米哈伊爾大公。然而,米哈伊爾不想接這個爛攤子,沙皇就這樣戲劇般的倒臺了。
資產階級政權代表克倫斯基掌權後,對待沙皇一家還是禮遇有加的,他先是將沙皇軟禁於沙皇村,後來隨着國內動亂四起,爲了保障沙皇的安全,打算將其送往英國避難,結果遭到了英王喬治五世的拒絕。總理克倫斯基只得將沙皇遷往內地避難,臨走之前,克倫斯基和米哈伊爾向沙皇道別,沒想到這是兄弟倆最後一次見面。
二月革命後的俄國,實際上是兩個政權並存,分別是克倫斯基的臨時政府和布爾什維克蘇維埃。遺憾的是,爲了得到各大國的支持和承認以及不甘心就此失敗的克倫斯基,不顧國內的反戰情緒和戰場形勢的惡化,拒絕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走上了沙俄的老路。德國爲了儘快擺脫雙線作戰,對主張停戰的列寧開了綠燈,希望他儘快回到俄國推翻臨時政府,這也是列寧選擇取道德國的原因。列寧在1917年四月回國後,受到了工人、農民和士兵的熱烈歡迎,緊接着就在彼得格勒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主張和對時局的部分看法。不久之後,俄國就爆發了十月革命,臨時政府垮臺。

蘇維埃掌權後,沙皇一家被新政府轉移到了葉卡捷琳娜堡。蘇俄單方面退出一戰的行爲引發協約國強烈不滿。1918年,協約國組成聯軍,對新生政權進行武裝干涉,並且大力支持俄國境內的叛亂。雖然列強的武裝干涉隨着一戰的結束無果而終,但是蘇俄國內的白衛軍叛亂聲勢浩大,紅軍爲了防止沙皇被搶走,於1918年7月16日夜將沙皇一家祕密槍決。當年的烏拉爾報發出瞭如下消息:根據烏拉爾工人、農民和蘇維埃的決議,槍決了前沙皇尼古拉,這個帶着皇冠的劊子手,利用革命的仁慈,活得太久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