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间,明宪宗朱见深对于东北的建州女真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围剿行动,这两场剿杀行动,被明朝廷称之为“犁庭扫穴”,后世则按照发生的时间、年份称之为“成化犁庭”。这一场明朝与建州女真之间的战争,之所以会用到“犁庭”二字,其真实意思是为了展现明宪宗中扫荡女真人的伟大功绩,就如同汉武帝驱赶匈奴一般,因为“犁庭扫穴”一词就出自于《汉书·匈奴传》。时隔1500多年,史学家竟然又用到这个词语来称赞这一场战争,其实是为了凸显“成化犁庭”在中国历史上的这场壮举,那么,这一称赞是否名副其实?


明朝地图

成化年间,建州女真借蒙古之势对明朝实行侵扰之实,虽然这些发生在东北的侵扰,还没有到让明朝和建州女真形成完全敌对的地步,但是,女真人的屡屡敌对行径,却激起了明朝廷的怒火。因为早在这之前,明朝刚刚经历了“土木堡之变”的屈辱,在这个关键节点,在明朝尚未恢复的时间内,早已臣服的建州女真竟然恩将仇报,借蒙古之势,以贪得无厌的姿态骚扰明朝东北边地,这自然令明廷十分愤怒。? ? ?


朱见深画像

明朝向边地各族所暴露出来的外强中干之势,让明朝统治者恼火之余,也十分警惕,因为,明朝漫长的边界线内,生活的绝不仅仅只有女真人,如果明朝对于女真人反叛的行径无能为力,势必暴露明朝外强中干的本质,其他早已蠢蠢欲动的各族必然蜂拥而起,明朝势必陷入边界烽烟四起的严峻形势。

因此,为了惩罚女真人的反叛,也为了向边地各族展示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态度,稳定东北动荡局势,明朝决定彻底解决女真人的叛乱。不过, 正所谓“不教而诛是为虐”,明朝统治者在一开始,并没有彻底武力扼杀建州女真的打算,然而据,《建州实志》、《山中闻见录》记载,建州女真首领董山,在听取明朝宣谕后反而愈发嚣张,女真人对于使者的嚣张行径,直接激怒了明朝廷,此后,明朝便联合朝鲜兵分三路,对建州女真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剿杀战争。

明朝与建州女真战争图

不过,明朝廷发动这场战争,本就是想要杀一儆百,对于边地各族起到震慑作用,而不是通过扩大战事使边地人心惶惶,更何况,明朝还要借着建州女真的势力,作为朝廷抵挡蒙古入侵的屏障。因此,第一次围剿女真人的战争,其实更类似一场惩戒战争,建州女真随意被打疼,却并没有元气大伤。成化三年的征讨战争结束后,女真部落的中心开始向海西女真转移。

然而,也许是成化三年的征讨战争太过手下留情,反而让建州女真产生了明朝不过如此的印象,在成化十五年,逐渐恢复实力的建州女真与明朝的旧怨又一次爆发,建州女真联合海西女真屡次骚扰明朝边地,再次让边地民族对于明王朝的敬畏之心逐渐消失,面对建州女真的屡剿屡叛,痛定思痛的明廷决定一劳永逸,再次上演了一场声势巨大的剿杀运动。


朱见深剧照

这次围剿建州女真的战争,直接让建州女真部落联盟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损失惨重的建州女真部落不仅失去了多位杰出的首领,整个部落联盟开始彻底瓦解,甚至倒退至元末明初的分裂、无序状态。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建州女真各部间分裂斗争愈发激烈,甚至都走向了行木将就的消亡状态。明朝统治者对于女真族这当头一棒,为明朝边地百姓换来了100多年较为平稳、幸福的生活,也延续了明朝一百多年的历史,这确实称得上是的明朝年间的一场壮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