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人才辈出,很多知名谋士表现抢眼,成为时代最著名的人物,其中辅佐刘备征战天下的卧龙诸葛亮就是那个时代最具人气的谋士代表,和诸葛亮一样有响亮称号的还有三人,他们分别是凤雏庞统、冢虎司马懿、幼麟姜维。他们四个人成为声名显赫的四位谋臣,关于哪位人才最聪明,表现最好的争论一直没有结果,对于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的争执也是人们讨论的重心,很多时候都是卧龙诸葛亮更胜一筹,但笑到最后的赢家司马懿,有一点就是诸葛亮和庞统比不上的,这一点就是对君主的选择。

卧龙诸葛亮在南阳隐居,虽然隐居但没有放弃对天下大势的了解,诸葛亮心中一直有比肩管仲乐毅的理想,所以在乱世争霸的诸侯中选择合适自己的君主,在他看来,当时最弱小的刘备是最好的人选,于是三顾茅庐之后出山帮助这位人生特别辛苦的乱世诸侯,为何选择刘备有很多原因,因为刘备爱民如子,因为刘备弱小需要帮助,这些都是诸葛亮的理由,可能在选择君主上,诸葛亮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诸侯,这是诸葛亮自己的偏执,他想要成为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这两位知名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都是帮助弱小的诸侯国成为春秋霸主,这样的扶弱成就得到诸葛亮的向往,于是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他没有任何帮助强大诸侯的想法,所以选择弱小的刘备,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开始崛起,成为三国鼎立的重要人物,但在另一个方面,这样的行为将中原的统一推迟,不利于统一帝国的建立。

凤雏庞统对君主的选择上还没有诸葛亮表现的好,至少诸葛亮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目标,而更早出山的庞统在乱世浪费了太多的事件,以至于迟迟没有出名,没有打响自己凤雏的名声。有很多读者可能认为庞统没有出名是因为自己的长相,在东吴孙权阵营中确实凤雏因为长相受到排挤,但天下诸侯那么多,有才能的人可以到处去寻找机会,为何偏要在一个树上吊死,所以庞统的不作为让他没有展示自己。

司马懿对君主的选择就比诸葛亮和庞统看得更远,我们可以相信司马懿一开始就认为曹操是一个好的君主,是自己会效忠的君主,但他没有在曹魏势力迅速发展的时候加入,他明白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在曹操赤壁失败之后司马懿才出现在曹操阵营,经过不断的发展成为受到重视的人物,成为曹魏阵营后期的依仗,间接帮助他成功得到曹魏大权,让自己的子孙可以成功篡位,这样的胜利结果就可以说明,在对天下大事和对君主的选择上,诸葛亮和庞统远远不如司马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