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杨坚是不是真的长成这么难看,反正后来他成了皇帝,而且国家还打理的不错,就连法国那位能征善战的拿破仑都将杨坚视为了自己的偶像。传说刚生下来时,杨家让人给杨坚看了相,人家说他因为其相太过高贵,估计在家里没办法长大,最好是放在尼姑庵里才行。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历史人物可能都很难做到八面玲珑,毕竟人无完人。可是,像隋文帝杨坚这样的皇帝,就有些让人看不懂了。他明明把国家打理的不错,而且为人也重情、节俭,却就是不为后人所看好。相反,倒是那些西方国家,始终认为中国的众多皇帝之中,杨坚算得上一个能力超强的伟人。
从尼姑庵走出来的杨坚,却被拿破仑视为超凡智慧之偶像
杨坚的出身其实还是很高的,父亲杨忠曾被赐普六茹氏,官至柱国、大司空、随国公。所以,杨坚就是货真价实的官二代。
可是,有关杨坚的传说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其长相的问题,在《隋书》里这里记载杨坚的外貌: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
什么意思?就是额头倍儿高,上面还有五道隆起的柱状,一直延伸到头顶上去。而下颌又很长,眼光极犀利。另外手心里有如同“王”字的掌纹,身材上身长,下身短。
这是够难看的,放在今天那肯定是没法看。当然,不必担心其工作、婚恋问题,人家是官二代,有钱有权。而且,杨坚这种面相在古代那是贵相,据说为帝王之相。好吧,这时代不同,审美也概不相同。
传说刚生下来时,杨家让人给杨坚看了相,人家说他因为其相太过高贵,估计在家里没办法长大,最好是放在尼姑庵里才行。为此,杨家就真的将杨坚放在尼姑庵养大的。
在《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记载,说当年陈叔宝让人去隋朝访问,并特别让人画一幅隋文帝的画像来看,因为他早听说杨坚长相不一般。没想到,陈叔宝打开画像吓了一跳,直接将画扔出去,说:“我不要看这个人!”
不知杨坚是不是真的长成这么难看,反正后来他成了皇帝,而且国家还打理的不错,就连法国那位能征善战的拿破仑都将杨坚视为了自己的偶像。
当年拿破仑打了败仗,被软禁于圣赫勒拿岛。偶然的机会与一位英国将军谈起中国,因为当时拿破仑正在看中国历史。显然那位英国将军对当年的中国并无好感,说“软弱无能”。
可是拿破仑却说:“其实中国没有你想的那么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正在沉睡的雄狮,若有一天这头雄狮苏醒,整个世界将为之震撼。”
于是那位英国将军问拿破仑的崇拜偶像是谁,拿破仑这样说:“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民族英雄,在人类的历史上,很少有人能让我崇拜,但我既崇拜亚历山大的为将之道,更崇拜东方隋文帝的超群智慧。”
试想一下,杨坚可以在若干次的政治打击中屹立不倒,那显然是真有几把刷子的,不然也对不起他那骨格清奇的相貌了不是?
隋文帝的国家治理很有一套,为何留下的名声却不好?其实就是所出不正之实
可是,这样一个被外国人看好的皇帝,在国人眼中却很不怎么样。就拿唐王李世民的评价来说吧,那是极为贬低杨坚的,他说:“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
这话说的,是不是很不客气?其实他唐王的位子又是如何来的呢?天下人皆知呀。可他就是看不得别人得了异姓人的江山,这也算不得以古为镜了吧?
不只是李世民,其实太多古人对杨坚心有微词了。但总体来说,都是认为杨坚抢的是人家的天下,而且又为人喜怒无常,狠戾毒辣,所谓“窃人之国,而戕其子孙至无遗类,此其残忍惨毒,岂复稍有人心”。
一句话,杨坚名声不好,皆被他抢人家江山,杀人家性命给害了。古人讲究名不正则言不顺,杨坚纵有能力,可其出身不对呀。
当年,杨坚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却一直被齐王宇文宪所忌惮。他上言皇帝宇文邕:“这个人长的太不一般了,我每次看到他,都无法控制自己,想来一定不是人下之人,还是早点除了好。”
如此一来,杨坚就成了宇文家的克星一般,总被皇帝想要一除后快。好在杨坚命里有贵人相助,顺情为他说了几句好话,最终宇文邕没杀掉杨坚。
但到了宇文邕的儿子上位后,杨坚已经成为当朝国丈,这个女婿却一点也不给面子,甚至直接扬言:“我非杀了你们全家不可!”就是在这样的政治斗争中,幸亏杨坚从小稳重、多智,又临机应变。最终,皇帝女婿硬是没抓住杨坚的小辫子,只好放了他。
杨坚则为自己想出了全身之策,以出藩为由远离政治中心,直到他那位皇帝女婿一命呜呼,七岁的小皇帝上位之后,他才回到朝中,最后以禅位为由,抢了宇文家的天下。
当然,至杨坚老后也因为脾气不好而做了几件让人不齿的事,比如朝堂当众鞭打手下,这实在有失君王形象。最主要的是,他还明知有错却不肯改正,甚至在后来因为生气直接将一个给打死了。
这种对于权力的颐指气使,一方面与杨坚的个性有关,一方面也与他晚年对于权力眷恋相关。所以,杨坚纵然智慧一生,奈何世人自有定义:精神状态出了问题的皇帝。
不过,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讲,杨坚其实是个真正敬业、节俭的皇帝,据说他有把工作带到卧室进行批阅的习惯,因为大量的文件太浪费时间了,他必须争分夺秒。同时,对于执行力差、贪污的官员,那也是非常不给面子。但对于勤政爱岗的员工,则总会及时点赞。如果他的脾气能再好一点的话,可能后世的评价不会这么低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