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代的公司運營理念,一個公司成立之初資本投入最大的一般來說毫無疑問都是大股東、是董事長,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卻是與此相悖的、卻流芳千古的故事。這個與我們現代人經營理念相違背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桃園三結義”。

劉備劇照

東漢末年,黃巾大起義,中央爲了平息動亂,鼓勵各地豪強組織武裝鎮壓黃巾軍。在此背景下,爲了保家衛國,涿郡青年劉備、張飛和販豆子的關羽一起在桃園結義,用張飛的全部資產組建了五百人的武裝隊伍。在《三國演義》中張飛對劉備說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正是用張三爺的家資組建的鄉勇隊伍開啓了劉備三人逐鹿天下的原始資本,可以說張飛是三人創業第一桶金的提供者。但是很奇怪,出錢的張飛卻是三人創業團隊中排位最低的,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桃園結義畫像

有人會說,古人注重長幼有序,張飛年齡在三人中最小,當然排最後了。但是根據史實,其實關羽的真實年齡比劉備還長一歲,而且就算按演義故事來看,張飛年齡最小排在第三位,但是權力並不一定也是最後一位。大家可以看看宋太祖趙匡胤在義社十兄弟中也並非老大,但是最後卻是趙匡胤做了皇帝。張飛之所以在團隊中的地位和出資人的地位不匹配,其實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劉備劇照

首先,劉備可以說是三人中提出組建武裝、建功立業開始創業的第一人,是創業想法的提出者,自然在團隊中的地位不一般。而且劉備是皇族後裔在涿郡當地還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擁有一張無形的王牌,再加上劉備具有張飛、關羽所不具備的戰略思維,所以劉備在團隊中居於首位也順理成章。

劉、關、張三人劇照

說完劉備,咱再來看關羽,按道理來說,關羽只是外來的小販,而張飛作爲團隊全資出資人怎麼着也還是可以在團隊中排第二位吧。可惜張飛還是隻能排第三位,這其中和關羽一出場時的自報家門有關。從《三國演義》中,關羽是這樣介紹自己的:“吾姓關名羽,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也。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吾殺了,逃難江湖,五六年矣。今聞此處招軍破賊,特來應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雲長大喜。

劉備、關羽劇照

從這段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關羽那是殺過人的,在當時的亂世自然要讓人高看一眼,而且劉備他們創業的項目是去鎮壓黃巾軍,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殺人,也是刀頭舔血的買賣。從這個角度來說,關羽的出場白已經提前展示了高超的業務能力,所以自然在創業團隊中讓人高看一眼,可以說劉備、張飛都被關羽的開場白鎮住了。

關羽、張飛

從三人的對比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劉、關、張三人創業團隊中,劉備有想法、關羽有業務能力而張飛有錢,而更爲關鍵的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們的創業項目中其實錢並非最爲核心的要素,和現在經營理念不一樣。在當時的亂世中,有錢果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實力,你的錢只能是別人的錢,而且只要具備了實力,有軍隊、名氣,要獲得贊助還是相對容易的。劉備在桃園結義之後很快就得到了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的資金和馬匹資助,後來劉備被曹操大敗十分落魄的時候還能得到糜竺兄弟的財力支持都足以說明問題。

劉、關、張三人劇照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從個人對比還是從背景來考慮,張飛雖然作爲出資人,但是卻只能在桃園三結義的創業團隊中居於末位,這是由當時的形勢、三人的創業項目以及三人在團隊中的作用不同而決定的。桃園三結義的創業團隊不爲了金錢而計較,懂得根據當時的形勢和團隊成員的能力差異進行適當的分工從而使得團隊可以成爲鐵板一塊,大家凝心聚力往前幹,保證了核心團隊的戰鬥力。

劉備劇照

正是在三人不計私利、能夠爲遠大目標而共同努力的情況下,才使桃園三結義的創業團隊形成了和諧、美好的關係,才能在創業路上克服各種各樣困難,通過不斷發展,不斷吸納新的成員加入,最終創業成功——建立了蜀漢政權,這支三人創業小團隊也因此流芳千古。這也是這個故事留給我們的最大啓示,如果要一起創業就不能太計較,“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只有保證創業團隊的團結一致,才能保證我們的事業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