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切关心海军的人来说,衡量舰船战斗力强弱的一大"标准"是它的满载排水量。满载排水量越大,舰船体积越大,内部空间也就越多。但在这个世界上国与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有些国家7000吨级的舰艇就能当成主力舰使用,在一些国家却只是次主力舰。

比如052D型导弹驱逐舰和秋月级通用驱逐舰。052D的满载排水量在7000吨左右,拥有64个650mm通用垂直发射装置,各项船电系统性能均衡且多样化,因此目前在中国海军中是妥妥的主力舰。但秋月级虽然满载排水量也达到了6800吨,与052D也就200吨之差,但在日本海自中却是次主力舰;偌大个舰体却仅布置4组32单元导弹垂直发射井,仅相当于054A这样的中型护卫舰。

在日本海自中,"通用驱逐舰"和"防空驱逐舰"形成互补式搭配。"通用驱逐舰"就是"秋月""高波""初雪"之流,价格相对便宜、性能均衡能大量生产。"防空驱逐舰"就是"金刚""爱宕"和"摩耶",专门司职防空、造价高昂却也性能不俗。在海自中,"防空驱逐舰"才是真正的主力舰。

秋月级导弹驱逐舰在定义上类似"高波""初雪"两级通用驱逐舰,"高波"级起初是为了应对红海军而生,也在2002年便宣告结束建造工作。防卫省在这段时间里将重心转为"爱宕"导弹驱逐舰和"日向"直升机护卫舰的建造。在中国的054A、052C等现代化驱护舰进入"下饺子"阶段后,秋月级通用驱逐舰的建造工作(代号19DD)便提上了日程。

为了减少设计工作量,秋月级在设计前就明确采用"高波"的舰体设计,只在个别舱室和上层建筑有所区别。尽管是"次主力舰",但秋月四舰的各项设备都没有廉价的味道,还相当豪华。就秋月的船电系统来说,它拥有类似"宙斯盾"系统的一切装备:正面两套FCS-3A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高置在舰桥上部,后方两套同样型号的雷达也被安装在后桅杆中上层。和OPS-20C平面搜索雷达搭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盾"。

在这么一个内部空间相对宽敞的舰体上,却仅布置了4组标准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也就32个导弹垂直发射井。但它将16个垂直发射井装填ESSM舰空导弹就能够应付绝大多数战斗任务;更何况还有另外16个垂直发射井可以装填"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或是标准-2舰空导弹!

显然,即便是次主力舰,秋月级在防空方面也能拥有不俗的战斗力。而在执行编队反潜的任务时,秋月级更是占尽优势——初始设计中便将主/被动声呐探测系统和拖曳式反潜声呐、反潜导弹配备齐全。不计较成本的海自更是在秋月身上使用燃燃联合动力系统:4台燃气轮机两两分组,这给舰艇带来极高的结构强度,澎湃的动力更是让舰艇的加速性、机动性在"高波"的基础上提分不少。

如今,"金刚""爱宕"作为海自的主力舰任务重心悄然发生了改变:以往只不过是负责舰队区域防空,不过在如今随着反导压力的增加而不得不转为执行反导拦截。恰好"秋月"一改"高波"倾向反潜而非防空的武器配备,整体布置相当均衡。不光是反潜巡逻,即便是拿来玩区域防空也并不逊色。

反观眼下,我国海军054A就恰恰是"秋月"的角色:能伴随航母舰队前出反潜或是"贴身侍卫",也能率一众056、053等护卫舰近海巡逻。只不过在舰载导弹方面尚无类似ESSM"改进版海麻雀"的产品。不过在下一型通用驱逐舰或是中型护卫舰上,这些短板将会得到补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