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29日,在臨港新片區舉行的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財經制度創新發展研討會上,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袁國華表示,臨港集團作爲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開發建設的主力軍,圍繞新片區總體建設方案中提出的,到2035年要形成1萬億元GDP產值規模的目標,目前已經形成了“345共識”作爲具體建設舉措。除此之外,袁國華還在會上透露,在建設新興產業引領區方面,新片區未來規劃繼續在深耕裝備製造業的基礎上,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民用航空作爲未來的四大重點產業,以打響臨港製造的品牌。

  原標題:上海臨港集團總裁袁國華:臨港新片區現代服務業開放區將規劃對標日本東京灣、香港中環、新加坡濱海灣

臨港新片區未來要怎麼建?主力建設軍上海臨港集團解讀詳細規劃路徑。

掛牌滿100天之際的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在近期產業地圖正式對外發布後,正不斷迎來愈發清晰地產業規劃目標與發展路徑。

11月29日,在臨港新片區舉行的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財經制度創新發展研討會上,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袁國華表示,臨港集團作爲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開發建設的主力軍,圍繞新片區總體建設方案中提出的,到2035年要形成1萬億元GDP產值規模的目標,目前已經形成了“345共識”作爲具體建設舉措。

袁國華表示,其中“3”包括以產出爲綱、以功能爲要、以形態爲先的發展目標;“4”是堅持以功能開發引領其他開發、以開放開發助推產業開發、以增量開發提升存量開發、以主導開發引導合作開發的原則;“5”則是要形成現代服務業開放區、全球創新協同區、新興產業引領區、特殊綜合保稅區、高品質國際社區聯動的發展格局。

“現代服務業開放區,就是要對標日本東京灣、香港中環、新加坡的濱海灣,規劃建設以金融爲核心的現代服務業開放區,提升全球資源要素的配置能力。”袁國華着重強調了未來臨港新片區要建設的五區聯動的發展格局,及其未來規劃的具體落地藍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在建設全球創新協同區方面,未來臨港新片區將圍繞以臨港科技城擴區爲契機,全面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和加大科技創新領域的開放度進行建設。在建設綜合保稅區方面,新片區將加強港區聯動發展和資源整合,建設以貿易自由爲核心的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強化引領和輻射能力。

除此之外,袁國華還在會上透露,在建設新興產業引領區方面,新片區未來規劃繼續在深耕裝備製造業的基礎上,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民用航空作爲未來的四大重點產業,以打響臨港製造的品牌。而在建設高品質國際社區方面,臨港則規劃將以建設多元共生爲核心的高品質國際社區爲主,持續推動城市能力和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