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飛後出的第一張專輯《第一次》,就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有一天,光良去外網上搜自己的名字,看到那麼多人在用多國語言翻唱《童話》,他才知道自己的堅持是對的。

之後兩人合作推出《掌心》、《想見你》等多首經典,風靡一時。


出道5年後,爲了彼此有更好的發展,“無印良品”決定各自單飛。

在告別演唱會上,光良動情地對粉絲說:“我們的成長就是一定要有改變。”

單飛後,光良確實以更快的速度在成長,在改變。

堅持獨立創作的同時,還爲劉若英、梁靜茹等好友寫詞作曲。

其中,光良爲梁靜茹打造的《勇氣》,成了梁靜茹的成名之作,讓她徹底紅遍了大江南北。


當然,光良也有一直在爲自己寫歌。

在那個周杰倫、林俊杰等歌壇巨星井噴的時代,光良也在歌壇爲自己留下了一席之地。

單飛後出的第一張專輯《第一次》,就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歡。

細膩的嗓音、緩緩的抒情,一如既往地乾淨與美好。


又過了幾年,一首《童話》讓光良徹底紅了,成了當之無愧的“情歌王子”。

這張專輯,光良做得很辛苦。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首歌曲爲他帶來了無數獎項,還讓他成爲了首個在香港紅磡開個唱的馬來西亞歌手。

也是在大爆之後,大家才知道,原來《童話》還曾差點遭遇“難產”。







圖源:《小燕之夜》

因爲與唱片公司的糾紛,自己的這張專輯很難發行,他氣得在電梯裏亂捶亂踢。

他說花自己的錢也要把這張專輯做出來,絕不忍心看着心血就這麼白費。

有一天,光良去外網上搜自己的名字,看到那麼多人在用多國語言翻唱《童話》,他才知道自己的堅持是對的。

雖然大爆後光良有些不敢相信,但這也讓他堅信:

“音樂本身一定要有感情,有生命在裏面,纔可能打動人。”



圖源:《魯豫有約》

2017年,消失在大衆視野多年的光良,站在《歌手》的舞臺上,唱了這首《第一次》。

他一開口,許多人都哭了。

這聲音裏有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也有光良一直所堅持的東西。

沒有高音,也沒有技巧,所以毫無意外,在《歌手》這個比賽中,光良第一輪就被淘汰了。

他好像一直都不是一個比賽型選手,不靠技巧,只用感情唱歌。


圖源:《魯豫有約》

有人問,光良這麼多年,你唱歌怎麼還是這種調調?

對於他來說,音樂已然不是一個用來謀利的工具。他早已把音樂看做陪伴,看做他人生的記錄。

不需要去迎合大衆,也不需要強迫自己必須有什麼突破,他只想傳達出內心最美好的東西。

之前看一檔綜藝時,裏面說:

“光良對待音樂的態度算是比較好的了,尊重音樂本身。就藝人來說,他是比較乾淨的,但也是比較窮的了。”


如今年近半百的光良,依然堅定地在音樂這條路上走着。繼續出專輯,繼續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儘管自己不會再翻紅,不會再被新一代所熟知,但那又怎樣?

不管何時,只要那些旋律和光亮乾淨的聲音響起,腦海中總會浮現出斑駁的青春畫面。

這些積極又美麗的畫面永遠不會褪色。

而光良在我們這一代聽衆的印象中,一生都將是那樣美好的樣子。

感謝光良,給了我們一個獨一無二的青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