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網

線下收入佔95%的光良沒有對線上直播設定銷量考覈,近期也沒有主動線下招商。但其在老市場依然保持了兩位數增長,不少縣級經銷商的體量也做到了2000萬以上。

在創始人趙小普眼裏,酒在下沉市場是標準化的產品,你來與不來,市場都始終存在。光良於早期就從下沉市場起步,只是覺得作爲新品牌更容易操作。但這只是一個商業選擇,不涉及對錯。

對於行業關於不同價格段產品動銷的看法,其也提醒,“如果你賣一兩千的酒賣不出去,你當然會懷疑品類潛力。但茅臺爲何越賣越多?分析行業要看那些賣出去的那幫人。”

以下爲對話實錄:

Q:全面toC一年,光良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來引導周邊的消費者去門店買酒?覺得當中哪些動作執行的還不夠?哪些奏效明顯還可以加大力度堅持的?

趙小普:全面toC是我們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會執行的價值觀。光良的定位是國民自用酒,即面向在百元以內的價格段、消費羣體更年輕、自用場景更多的人羣。

一個品牌剛出徵時做的動作或許是爲了招商的露出,光良已經經過了這樣的階段。所以更多希望做的每件事能影響消費者。而隨着市場變化,比如有的市場做了一兩年不成熟,那相對應動作就會少點。但隨着時間推移市場趨於成熟,那可做選項就變多。

類似“我在夜市喝光良酒”就是典型的跑到餐飲終端去近距離跟消費者交流的做法。以前我們雖然也做類似的活動,但只是比較淺嘗輒止的請用戶品酒。而從去年開始包括今年也會通過放電影等互動做大做強光良的夜市IP。

比如,光良以前投影視項目可能只在乎收視率、票房影響到多少用戶,這是一種很散的想法。去年我們投了電影《八角籠中》。除了覆蓋觀影人羣,同時我們也在全國十幾個城市進行觀影會,邀請核心消費者和終端店老闆看電影。也配套了買酒贈電影票的活動,希望通過電影植入加深對光良品牌的瞭解,也增加用戶對光良的友好度。即從原來單一的活動動作變成兩三個組合。

Q:很多大衆價位白酒、啤酒品牌都說要把餐飲街周邊的超市作爲重點終端鋪貨。是否是因爲類似餐飲一條街這樣的地方光瓶酒動銷潛力和容量巨大?

趙小普:首先餐飲店一直是酒消費最主要的場景。此外由於1919、歪馬送酒等2C快捷獲取酒的渠道變多,那原先在餐飲店點酒的場景,會被在餐廳掏出APP讓它們送酒所分流。因此從酒水企業本身看,就希望加強餐飲及餐飲店周邊超市陳列的氛圍。這是順應消費習慣變化的方式。

白酒一般是整條街整條街的培養目標消費者,讓他們對品牌、酒體產生忠誠度。我們不拒絕新渠道,也加強餐飲店和餐飲店周邊的投入。當然實際消費者從哪個渠道獲取光良,我並不關心。我只要把每個渠道盡量做好就好了。

Q:有些啤酒品牌會特別綁定某些連鎖火鍋門店。光良酒業社交賬號多次提到火鍋就餐場景,關聯的品牌包括好人家、海底撈調味料。那光良在這類合作中的利益點是什麼?

趙小普:這個不是一種深層次的合作邏輯。我們實際合作了消費領域諸多品牌,只要大家有共同語言,那就抱團取暖。

至於很“重”的酒和店形成關聯,啤酒喜歡包場邏輯。用戶覺得喝什麼啤酒口味都差不多,所以我把渠道全佔滿就能解決問題。但白酒渠道競爭不同,白酒很難出現一家餐廳只賣一種白酒的。特別重的餐飲邏輯即便我有合作,也只是我們聯合推出一款獨家渠道售賣的產品,但不可能讓人家只賣我的酒。

Q:光良酒業去年9月開通了小紅書官方賬號,但沒有像其他酒類品牌開通小紅書店鋪和直播,是覺得平臺受衆和光良鎖定客羣重疊度不高嗎?

趙小普:我們不排斥。

對於一些還沒很好建立線下渠道的RTD產品來說,它的主要銷售渠道在線上,線上那裏有流量,他們就去哪裏播,再篩出自己的用戶。我觀察中,小紅書已經變成90後/00後的搜索工具,在這樣的平臺做賣貨、種草很正常。

光良在抖音等平臺也直播,只是線上不是公司的重點。線上存在一個問題,如果你不做低價打折品,銷量就表現一般。可如今又不是線上流量很好的時期了,如果我們線上做這些打折品,那就干擾線下價格體系,造成亂價。所以光良把線上的考慮優先級放的偏後,只是我們依然也堅持做,因爲它本身有流量載體的身份,讓消費者有渠道搜索、瞭解我們,這也是我們對小紅書渠道的定義。至於小紅書上做不做直播,我覺得即便做也不會太發力。

Q:沒有對直播團隊沒有太強的銷量考覈,那光良主要評估他們哪方面的數據?

趙小普:光良如今成立六年,在白酒領域還是很年輕的。我們希望有更多入口讓用戶瞭解品牌,在直播時,公司主要考覈對品牌影響力的拉昇。比如從粉絲增長、老粉粘性來考慮。

你可以把光良完全理解成一個純線下品牌,因爲線下收入佔95%以上。

Q:去年光良不主動招商,業績增長主要來自於老市場。考慮到增長的極限,光良是如何做到老市場每年還能保持兩位數增長的?今年會對招商、新市場開放一些動作嗎?

趙小普:如果一個老市場都沒做好,做新市場的訴求是什麼?如果每個街道都招商,那我做的是招商生意,就像一些餐飲加盟快招公司,只想着招更多商讓公司自己賺錢,商的死活卻不管。

光良的思路是希望招了商,我和經銷商都賺錢,一起服務好消費者。這和全面2C也相關,拿出更多精力、服務和資金讓老商做好。老商成長有增速,光良的行業口碑也會更好。其實這兩年有些經銷商代理了卻賣不出去,如果一個白酒品牌沒有思路和態度想解決這個問題,還不停招商,那就處於不太負責任的狀態。

去年光良不主動招商,但現實中還是有一些經銷商加入我們的隊伍,源頭在於他們身邊有人經銷了光良,感知到光良團隊踏實、主動幫經銷商做事。在安徽、江蘇、浙江有很多同時做很多產品或者跳出來專做光良的經銷商,已經陪伴我們走了5年。其中有頭部經銷商從0起步,到去年一個縣城體量可以達到2000萬。

光良過兩千萬的商不在少數,過千萬的也有很多。當然更大一部分的體量處於幾百萬水平,中位數在300萬到500萬之間。光良希望這些幾百萬的經銷商都能成爲千萬級別。早期樣本數量不夠時,光良希望快速擴商。可去年行業環境保守,如果你招了商又活不下去,那還推這個想法做什麼呢?因此從長遠角度,我們主動放棄了一些。

短期之內,我們都不會主動大規模招商。光良對經銷商的要求變高,不希望是小白,他們最好對白酒、光瓶酒有自己的認知,這也減少溝通成本,但這種經銷商可遇不可求。

世界是互聯的,假設你是一個河北經銷商,難道是因爲品牌招你,你就來嗎?實際是他早就知道你這個品牌,不停在市面上蒐集信息。如果他覺得適合,就他會主動找你聊,認爲這有商機。

Q:剛剛提到有縣城經銷商做到了兩千萬的體量。從光良進入的百萬終端反饋情況看,您覺得下沉市場的哪些消費景象被誤解或者低估?

趙小普:下沉市場是根基,不是近幾年纔出現的。北上廣深只有四個,但以縣爲單位的市場有多少?

光良早期策略從下沉市場起步,是因爲覺得自己新品牌在這裏更容易操作,這只是一個商業選擇,不涉及對錯。如果一個品牌原先做大城市,現在想做下沉市場,出發點也只是拓寬渠道而已。從橫向平類看,這跟消費習慣、用戶教育有關。如果一個一線城市從6.9元到四五十元的價格帶都佔滿了,那開咖啡店的競爭難度必然很高。

酒在下沉市場是標準化的產品,你來與不來,人家始終存在。下沉市場的餐館、夫妻老婆店一直開着,無非是誰來經營這項生意而已。

Q:在當下對性價比愈發看重的消費趨勢下,光良國民自用酒的勢能是否也再次放大?光良內部哪一價格帶的酒目前勢能最強?

趙小普:性價比一直是消費領域的熱詞,依然是企業的個體商業選擇。大家覺得好像消費實力有壓力,那爲什麼茅臺越賣越多?如果你賣一兩千的酒賣不出去,你當然會懷疑品類潛力。但分析的時候要看那些賣出去的那幫人。

光良成立後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以前也沒覺得有什麼外部環境阻力。光良各產品賣的也都很平均。比如喝我們20多元、五六十元價位酒的用戶,他們原來也就喝這個價位。只是我們在這個價位段給了他們更好的選擇。競爭不是今天才出現的,過往一直有。

文/林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