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11月30日下午消息,由智聯招聘主辦的2019中國年度最佳僱主頒獎盛典暨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在廣州舉行。智聯招聘CEO郭盛發表了題爲“最佳僱主——中國經濟的定力和潛力”的演講。他表示,很多人認爲企業最高的目標是活下去,但事實上,很多企業不只希望活下去,更希望活得好。

郭盛介紹,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聚焦在了長期的價值投入,無論是培訓投入還是研發投入。裁員是節約成本的短視手段,出色的僱主企業正致力於通過構建平臺型組織來降低組織整體效能,藉由賦予員工成就感來激發個體效能,並構建統一價值觀來同化彼此的目標。此外,優秀的企業還將自己塑造成一所培養人才的“學校”,讓企業和員工共同進步。

在採訪中,郭盛告訴新浪科技,AI、區塊鏈和5G等新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才的流動方向。在新技術的驅動下,無論是招聘行業還是互聯網行業的終局都是無法想象的。談及互聯網公司的裁員與末位淘汰現象,郭盛稱,互聯網行業從前快速膨脹,現在出現了一定的收縮,確實一些領域的增長不是很多,但相對很多製造行業的公司而言已經相對不錯——“互聯網沒有那麼慘。”在他看來,在傳統行業的改造中,產品經理、程序員等其實是被大量需要的。“互聯網人才在其他傳統行業其實大有可爲。”至於末位淘汰,郭盛將其比喻成不斷變化的一把尺,當企業比員工進步得快,員工就會被淘汰,企業最害怕的就是終身僱傭帶來的不思進取。但與此同時,末位淘汰也具有副作用,因爲標準是不確定的。這會導致兩個問題,一是長期做項目的科研人員可能受到影響,科研的長期性決定了在短時間內判定貢獻的難度;二是末位淘汰變成藉口,帶來巨大的風險。

2020年即將到來,郭盛認爲,在不確定的今天能確定的是,修煉內在“確定性”纔是掃除焦慮的定力,用平臺化的組織體系讓員工高效協作,用同盟化的文化體系保持雙方目標的一致性,營造具有成長力的學習型組織,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長、在一起拼搏。(何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