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神羿几乎以一人之力“恤下地之百艰”,上射十日,搏杀猛兽,以至于天下万民都很高兴,而大家却转头就推选了尧作为天子。“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

我们崇拜高高在上的神,崇拜其伟岸的巨力,崇拜其睥睨天下的威严,也仰视他们伟大的贡献;

我们也同样喜欢鲜活生动的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人生起伏,他们的人事纠葛,亦常常让我们感同身受。

古代神话里,向来不缺英雄,不缺神性,如炎黄二帝,如刑天、蚩尤。

唯有大神“羿”,他完美的将神性和人性集于一身,留下关于他众多的神话(后续篇章会讲到)。

最著名的事迹便是“射日”了。


羿射十日

羿射十日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山海经》最初提及羿的时候,对羿的功绩和事迹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是说他本是天神,下界抚恤万民,以解其艰难。

直到《淮南子》,才对“下地之百艰”有了准确的解释。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天上出现十个太阳,地上各种猛兽横行,俨然一派民不聊生的景象。


羿射十日

这个时候天神羿出手了,大展拳脚,拯救万民于水火。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疑问正是源自于此。

天神羿几乎以一人之力“恤下地之百艰”,上射十日,搏杀猛兽,以至于天下万民都很高兴,而大家却转头就推选了尧作为天子。

在整个神话的叙述里,尧一开始并非天子,天神羿扫除了一切障碍功劳却是尧独得之,这在崇拜力量的时代几乎是匪夷所思的。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尧射十日

尧,五帝之一,因禅让名流千古。

关于尧的神话流传于今的已经极少极少,但从仅存的记述来看,“射日”一事很可能和尧帝更有关联,甚至可能是尧亲力为之。

除了上文所说的奇怪之处,尚有一些片段也佐证了“射日”有可能是讹传成天神羿所为。

《论衡》里王充引述《淮南书》说:“尧时十日并出,尧上射九日”。

此处说的过于简略,是尧为之还是“尧乃使羿”为之并不确切。

但是后来第二次又引述了,并且说的更为具体:“尧时十日并出,万物焦枯。尧上射十日,以故不并一日见也”。


五帝之一:尧帝

足见确实是尧所为,而已经散佚的《儒者传书》也有极其类似的描述。

所以综合来看,“尧射十日”的合理性反而更加有理有据了。

是讹传还是两种说法?

远古神话几乎可以视作人类文明历程的童话故事一类了,而正因其其浪漫其富有想象力才令后人心向往之,又做出不尽相同的解读。

从文献的成书年代可以断定的是羿射十日和尧射十日之说的起源时间本相隔不远,才于同一时期有不同的记录。


射日

然羿射十日已经深入人心了,而尧帝终究无法改变他在世人心中“忧劳”而“瘦癯”的面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