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述事件中,6名游客选取的庇护所距恒河不远,可随时从河中取水,饮水问题不用发愁。你可能会很惊讶,食物竟然在如此靠后的位置,毕竟人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生存数个礼拜。

那些打不倒你的,只会让你变得更强。

近日,有媒体报道,印度因疫情进入全国封锁状态后,不少外国游客被迫滞留当地。

在印度北部,有世界瑜伽之都之称的瑞诗凯诗,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瑜伽爱好者。据统计,因为疫情导致约700名外国游客滞留此地。

有趣的是,其中有6名外国游客(4名男子和2名女子),为躲避疫情,再加上旅费用光,被迫住进山洞长达25天的时间

好在他们都在近日获救(其实是被居民举报),获救时,6人的身体状况良好,也并未感染疫病。

身处异国他乡,又遇上全球性流行疾病,虽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野外求生,但能在山洞生活将近一个月,也是十分不易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在外旅行时也遇到类似特殊情况,有没有把握能保护好自己?

从此事件来看,掌握一些基本的野外生存常识是十分必要的。

心态是关键

提起野外生存,就不得不提野求生节目里的贝尔,一个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子,他的野外求生技能往往令观众叹为观止。

贝尔经常说,最可怕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有时候负面情绪会突然间排山倒海般汹涌而至,似乎要把你涅灭。

所以,除了知识和技能,野外求生最核心的关键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恐慌和着急要比周围的恶劣环境更致命,鼓起勇气,强化你的求生欲,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能大大提升你的生存几率。

“四个3法则”

根据人体的生理极限,科学家提出过求生的“四个3法则”:

  • 缺氧不能超过3分钟

  • 失温不能超过3小时

  • 缺水不能超过3天

  • 缺食物不能超过3周

所以,我们的所有求生行为,都是要围绕着这4个方面来进行的,目的就是要保障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01庇护所

庇护所的功能不仅是为了防止体温调节的失控,也是为了保障正常的休息和睡眠。

在上述事件中,6名游客身处的山洞,就是一个很好的庇护所,足以起到遮风挡雨和防止暴晒的作用。

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就要充分利用可以找到的资源,寻找或自己搭建一个可供容身的庇护所。

02饮水

水是生命之源,要想在野外求生,就离不开水源的保障。

在上述事件中,6名游客选取的庇护所距恒河不远,可随时从河中取水,饮水问题不用发愁。

野外的生水最好要过滤杂质后煮开再喝,避免因细菌引发腹泻。如果附近找不到水源,也可利用部分植物的果实或根茎来补充水分。

03取火

取火是野外求生的一项基本技能,火可以让你保持体温,烘干你的衣服,煮水和食物。

最重要的,火的温暖可以给内心带来安全感。

生火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火柴取火、击石取火,藤条取火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深入了解,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04食物

你可能会很惊讶,食物竟然在如此靠后的位置,毕竟人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生存数个礼拜。

上述事件中,6名游客应该是距离城镇不远,食物可以进城采购。插句题外话,这6人分别来自法国,土耳其,乌克兰,美国和尼泊尔,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只有1人负责采买,这个倒霉的活儿就落到了这位尼泊尔哥们身上。(由此可见,国力的强大多么重要)

当然,一般情况下,野外遇险时距人类聚集区往往较远,食物的获取只能依靠狩猎和采集,所以就要学会狩猎技能,以及分辨哪些植物和动物可以食用。

综上所述,野外生存是门极为复杂的领域,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也要求具备多种技能。

但不管你在知识和技巧方面了解多少,知识的重要性永远排在意志力之后。

所以,如果你不是探险者,请不要让自己置于险境。如果不幸遇到类似情况,那就义无反顾的勇敢面对吧!

-- END --

本文由Eden(佚登)侃旅行原创,未经同意请勿转载!做有观点、有温度的旅行内容是我的追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请点赞和关注我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