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残酷激烈的抗日战争中,除了在正面战场上英勇对抗的正规军队之外。民间为了反抗鬼子的迫害也涌现出了一群令人敬仰敬佩的民族英雄。在民间,双枪老太婆算得上是比较有名气、知名度较高的民族英雄了。
双枪老太婆这个名号还不是一个人的。有着南北之分,南方的双枪老太婆是指在小说《红岩》中塑造出来的人物;还有一位北方的双枪老太婆,一位抗日女英雄,名叫赵洪文国。究其本源,赵洪文国头上的双枪老太婆名号更为贴切些。
赵老太太本名洪文国,因为夫家姓赵冠上夫姓后被称为赵洪文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时候,赵老太太母子曾参加辽南抗日义勇军。但那时的赵老太太已经是50、60岁了,拿枪估计是已经拿不动了。老太太打鬼子靠的不是一把枪而是凭借她的嘴、她的心。
赵老太太口才了得,十分能说,而且极富感染力,四处宣扬抗日又自称是末代皇帝的婶娘,平添了传奇色彩。在她的动员和影响之下许多年轻人参加了抗日的队伍,走上了战场。光说肯定是不行的,老太太一直都和抗日队伍一起为抗日事业奋斗,正是这种身体力行,才使队伍愈加壮大。
但有不少的人不断撰文胡说,“只身潜入日寇伪军队伍,三枪在敌酋额上击出一个品字。”一个50、60的老太太哪有这种本事,连枪都不会用,何况是双枪,而且在战争中还会左右手换弹夹,哪有这么神奇的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