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殘酷激烈的抗日戰爭中,除了在正面戰場上英勇對抗的正規軍隊之外。民間爲了反抗鬼子的迫害也湧現出了一羣令人敬仰敬佩的民族英雄。在民間,雙槍老太婆算得上是比較有名氣、知名度較高的民族英雄了。
雙槍老太婆這個名號還不是一個人的。有着南北之分,南方的雙槍老太婆是指在小說《紅巖》中塑造出來的人物;還有一位北方的雙槍老太婆,一位抗日女英雄,名叫趙洪文國。究其本源,趙洪文國頭上的雙槍老太婆名號更爲貼切些。
趙老太太本名洪文國,因爲夫家姓趙冠上夫姓後被稱爲趙洪文國。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時候,趙老太太母子曾參加遼南抗日義勇軍。但那時的趙老太太已經是50、60歲了,拿槍估計是已經拿不動了。老太太打鬼子靠的不是一把槍而是憑藉她的嘴、她的心。
趙老太太口才了得,十分能說,而且極富感染力,四處宣揚抗日又自稱是末代皇帝的嬸孃,平添了傳奇色彩。在她的動員和影響之下許多年輕人蔘加了抗日的隊伍,走上了戰場。光說肯定是不行的,老太太一直都和抗日隊伍一起爲抗日事業奮鬥,正是這種身體力行,才使隊伍愈加壯大。
但有不少的人不斷撰文胡說,“隻身潛入日寇僞軍隊伍,三槍在敵酋額上擊出一個品字。”一個50、60的老太太哪有這種本事,連槍都不會用,何況是雙槍,而且在戰爭中還會左右手換彈夾,哪有這麼神奇的事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