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一般民族英雄都會名留青史,而奸臣就會遺臭萬年,但是有這麼一位民族英雄卻被列入了奸臣傳裏面,甚至在金庸的著作裏,也都把他寫作壞人,他就是韓侂冑,南宋的宰相。至於他到底是忠臣還是奸臣,我們不能就這樣蓋棺定論。
在徽宗和欽宗相繼離世,南宋始有人再提北伐之事,但鮮有成功者。自從南宋大將張浚符離之戰失敗後,北伐之事又一度擱淺,直到韓侂冑掌權後,北伐又被提上日程。韓侂冑北伐的心是好的,剛開始還收復了一些地方,後期用人不當加上在軍事方面準備不足,導致大敗。
後來金人在戰場上得勢,竟然向南宋要華佗鎮的腦袋,於是楊皇后和一些大臣,爲了緩和當前的局勢,派人暗殺了韓侂冑,並取其首級送往金朝,隨後也簽訂了嘉定協議。然而北伐的失敗主要原因還是因爲當朝有投降派的賣國,朝廷的腐敗,主和派的妥協等等,而韓侂冑只是在用人和指揮上面發生失誤,所以不能因此就把他定位奸臣。
對於歷史人物我們要站在當時的背景下來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能因爲一兩件事就直接把這個所做的功績否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