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邱:我特別想插一句,我對《儷人行》那把傘印象很深,而且嗯你比如說李清照這個人有才氣,才思奇藝,但是她的後面的生活並不順暢,愛人不在身邊,悲苦,所以我看到那把傘的時候,我會覺得一個女性他也很想盡力呵護一種美好的感情,會給她賦予某種東西,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我有這樣的一種感覺。邱:很多人看你各種各樣作品,然後會覺得你一直在關照女性的生命,生活裏我們怎麼關照女性的生命。

北京臺《文化之約》——2017;——看對我們精神成長的啓示……

舞步傾訴人生(沈培藝)——體味藝術家的想與思一、配得

沈培義當代著名舞蹈家曾被評爲中國文藝界最年輕的國家一級演員,憑藉對舞蹈藝術的深刻理解和出色的表演技藝,被稱爲近20年的中國古典舞、民族舞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舞者之一。

邱曉雨(主持人):看你現在狀態,我會回想起(19)88年春晚,你跟楊麗萍參加的民族舞,你好快樂呀!

沈培藝:嗨,那完全是應景的,根本不是作品,也不是我強項。只能說我能跳也能完成而已,但是那真的不是我的強項;那是什麼族我都不知道,我都忘了。

邱:但是我記得應該是那一年,你是我們中國文藝界最年輕的一個一級演員。

沈:我知道你想說這個,我想不是文藝界,是整個文體娛,我可能是最年輕的。

邱:什麼感覺呢?

沈:來得太早了,那時我才21歲。我這個人是這樣子的,我真的是對這個遲鈍。我那個在評一級演員的時候,我在美國演出呢,我完全不知道,國內已經爲一級演員高級職稱的事已經打破頭了。回來了以後,我就知道我是一級演員了。

爲什麼說早呢?一級演員在我心裏無比高,那真的就是一座高山,這是第一;第二呢,我特別甘於做老二,永遠有個人在前面,我很高興在後面,我能前進我能進步,就是我有進退的自由。

但是既然來了,我就想我如何配得,能夠配得上這個位置,不然,別人會說你“白佔地圖”。

所以我當時我想的更多的就是我如何配得,然後我就做出很多的努力配得,但是基本上跟舞蹈沒太大關係的努力。

邱:都是什麼樣的努力呀?

沈:反正跟舞蹈沒關係的,當我看見了,我就跟餓狼一樣撲上去,然後我就就喫,讓自己獲得養料,然後轉過身來我再去跳我的舞。

邱:這是有關係的呀,人的心靈要是空洞的話是跳不出來的呀!

沈:但,親愛的,在我撲上去的時候,我一點都沒想到舞蹈;我只覺得我生命需要,我真的需要,然後而且它是那麼吸引我,我就要去得到。

邱:舉個例子,什麼樣的東西會吸引你,就是它放在那,你就撲上去?

舞步傾訴人生(沈培藝)——體味藝術家的想與思

沈:嗯,凡是帶字的文字類的,我會特別敏感;然後凡是字兒不按照正常次序排列的,我也會很敏感。就比如詩人,顛三倒四的說一些,其實你可能一句話就能說完的,我也會很敏感,怎麼說的,怎麼會這麼想呢?但是這一刻,一定是舞蹈不在我心裏。

我記得我當時我跟人講:我說我要如果一天不看書,我會恐慌;你讓我一天不練舞蹈,OK。

然後我會特別喜歡觀察生活。嗯,就是一些可能別人疏忽的不太在意的,我會特別敏感,我會去觀察。

邱:是對舞臺有幫助,還是就是平時的習慣?

沈:真的就是習慣。

邱:觀察什麼呢?

沈:比如看你講話,我就很喜歡。

二、迷惘

1988年21歲的沈培義以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被文化部評爲國家一級演員,成爲了當時我國文化藝術界最年輕的一級演員,第2年被特招進入總政歌舞團,然而這些讓很多人羨慕不已的榮譽,給她帶來的不是喜悅,而是困惑、憂鬱。

沈:有一段時間我就想走,我已經提出來了,而且我也聯繫了廣州當年的那個現代舞團,全都聯繫好了,準備就緒,要走了。就在這個時候波蘭軍隊來訪華,我們團說那好,我們要有一個回禮。

這場晚會里其中有個作品叫《荷花舞》,當年作品裏的“白荷花”呢,不在團裏頭;然後呢,就說那“白荷花”誰跳呢,那看小沈能不能跳吧。那天我演完了以後,團領導晚上連夜召開了黨委會,然後緊接着連夜給我電話;其中一個領導給我電話,說代表黨委告訴我:你甭想走,你不知道他們對你的這個“白荷花”評價有多高。

沈培藝對舞蹈的熱愛促使他不斷努力尋求更多的突破,當大多數同齡的演員都在伴舞的時候,她已經醉心於原創舞蹈的設計。1996年沈培藝遭遇了事業上最嚴重的打擊,她的自創作品《女》,並沒有被當時的藝術審美所接受。飽受爭議之後的沈培藝心灰意冷,毅然淡出舞臺。

舞步傾訴人生(沈培藝)——體味藝術家的想與思

邱:我特別想找你那個獨舞《女》,96年找不到。

沈:在網上不會有的。

邱:我想知道那個是很有爭議嗎?會讓今天都看不到?

沈:爭議非常的大,我做了一次很有意義的一個嘗試,我將我們平素習以爲常的一個符號,一個道具吧——劍;我把它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個生命符號,它代表或象徵了這個男權世界,而我依舊是女人的身份。

我們是如何在這個男權世界裏頭如何生存,如何尋求一種和諧,如何受傷,如何在受傷的情況下,我們還要繼續尋求和諧;女性是無比堅韌的,所以她是始終直到最後她都沒有脫離這個劍。她沒有離開,她並不是說把這個劍扔掉,我覺得這是真正的強者。

邱:這個規則可能不利於我,但是我也要去應用它生存。

沈:對對,我認爲這是強者,她不逃避。很多人看了以後,就唉呦,不得了,譁然。但是在演出之前,也有我非常好的朋友,現在也是大家了;他當時看了以後,他就非常很興奮,可以說我們幾個人是真的沒有想到,真正演出會遭來那麼多的非議,真沒想到。

我演完了以後,當我們謝幕的時候,我就看見有些領導跟我握手的那個速度,就可以用用光速來形容那個快,就是抽離,就是那種好像我多麼,呃,有病菌還是怎麼樣。我說這是怎麼了,然後我就敏感到,就是有的人,他無法把你和你的作品區分開來,他會由你的作品殃及到他認爲你這個人都有問題。

所以整個這件事情對我刺激到什麼程度,因爲我不能接受,沒有準備;這個作品是我第一部赤腳完成的作品,你要知道我們中國古典舞演員從來都是穿着鞋跳舞的嘛,對不對?你赤腳在舞,在教室裏頭磨、在舞臺上磨,而且我每一次我要求我自己,當時我記得我演了6場還是5場,每一場沒有一場是一樣的,我每一場在演出前半個小時我都會修改,這個《女》對我的刺激是很大的。

就是說當我敢於直面我自己,我敢於顛覆我自己,敢於顛覆傳統的時候,你將會遭致的就是這一切,你必須要有心理準備,不然你會承受不了,你不是對某一個人,對你怎麼怎麼樣不理解,承受不了,你是對整個大環境,你無法承受。

邱:你當時應該沒有準備吧?

沈:我沒有準備,我因爲這個作品之後10年時間,我不上舞臺。

邱:就是因爲這一個作品。

沈:就這個事情。

邱:但是我想知道這10年,尤其是開始的一兩年的時候,你是什麼狀態,你當時已經想好我這一段時間不上臺了嗎?

沈:對,我花了三年時間,推掉所有的跟舞臺有關係的事情。

邱:我能問一下,那你喫什麼呀?

沈:我沒有問題,我在團裏頭,我本身我拿着團裏頭的工資,對吧,我參加團裏的演出,我正常我的工作,但是外面的演出我謝絕所有的演出。

邱:嗯嗯,是不是這個意思,就是當你想表達的不讓你表達,那……

沈:我還不如不表達呢,因爲我真的不喜歡,呃,我們高舉着藝術表達的都是跟我們自己的生命沒有關係的作品,嗯,我真的不喜歡。當時我記得我花了三年的時間推掉所有的外面的演出,一個一個推,一個一個推,直到完全沒有人找我了。

邱:團裏的演出,能夠滿足你心理需求嗎?

沈:不能,但是那是你的職責。你身在其位,你必須要爲它服務,所以我願意做,況且我們團有很多時候是爲兵服務,爲那些戰士服務的。我們團的所有的演員,不管多大腕都非常願意給戰士們演出。因爲他們的生活太枯燥了,所以我們很願意把我們的藝術給他們展現。

邱:但我還是在想這10年,很長啊,怎麼讓自己感覺逐漸走出來,有什麼方式去調節自己?

沈:我學會了打字,然後嗯,看很多書,結交一些通達的人,讓我生命覺得就是有一種滋養。

三、再起

、2006年沉寂了10年的沈培藝重返舞臺,她傾盡全力所創造的個人獨舞《易安心事》,得到了極大認可;隨後,將它改爲舞蹈詩《夢裏落花》,這部以宋代詞人李清照坎坷一生爲背景的舞蹈詩,人物塑造含蓄深邃、高潔剛果表達渾然天成,整部舞蹈詩展現出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舞步傾訴人生(沈培藝)——體味藝術家的想與思舞步傾訴人生(沈培藝)——體味藝術家的想與思

邱:不管是《易安心事》還有《夢裏落花》,讓你把李清照,也讓李清照把你一起帶到舞臺上,我不知道你怎麼看李清照這個人?

沈:我開始知道李清照到現在幾十年來,她在我心裏有兩個事實是確定的:一個是博學、多情,個性剛毅、明大義的知識女性;另一個事實是她就像是我前世的姐妹,我曾經爲她上天入地、肝腸寸斷。

邱:第一個是我們普通人讀她作品的感受,第2個感受是你什麼時候在生命裏找到的?

沈:因爲從我1993年我的作品《儷人行》,到2006年我的《易安心事》,到2010年的《夢裏落花》,最後的這個瓜熟落地到,這一切都是因爲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一種從未猶疑的一種凝視結下的果子。

也許我的凝視最先驚擾的是她,我如何爲什麼選擇她,我在想可能是雙向的,也許我的凝視最先驚擾的是她的靈魂,我跟她的相遇或是一種千年之約,命裏註定,所以纔會這樣刻骨銘心。

舞步傾訴人生(沈培藝)——體味藝術家的想與思

《儷人行》的最初創作,其實並不是說我走進李清照有多深,我用宋詞作爲載體,但是實際上我想表達的是我對女性的一種可能最初的一種關注方式。我記得我最初關注到女性生命是偉大的,是因爲我的外婆,我覺得她很了不起啊,一個人把三個孩子拉扯大,一生都一個人,但是喜樂無比。她不怨誰,從來沒聽到她怨過誰,我從她身上我能看到一個女人偉大的一面,那種堅韌那真的是堅無不摧,多大的風浪打給她,她都能夠度過來,真了不起。我再由此看到周邊,原來唉呀,有這麼多這樣的女性,其實當時《儷人行》,不是在表達某一個,而是許多的宋代的詞人,他們的那些詞的意境,我把它收集到了一起,來表達《儷人行》。

我這個儷是單人旁儷,查字典可以知道是偶數的意思,兩個人,但是我是由一個人完成的《儷人行》,那麼這裏頭的內涵很廣、很深了,就是她一個人的一生,但是她卻不覺得孤單,她不孤單,一輩子,就像一本書一樣,她讀着自己的書走過。

邱:我特別想插一句,我對《儷人行》那把傘印象很深,而且嗯你比如說李清照這個人有才氣,才思奇藝,但是她的後面的生活並不順暢,愛人不在身邊,悲苦,所以我看到那把傘的時候,我會覺得一個女性他也很想盡力呵護一種美好的感情,會給她賦予某種東西,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我有這樣的一種感覺。

沈:我覺得這感覺也OK,因爲確確實實我有一個造型是自己捲縮在傘底下,那個是明顯的,那就是這個女人好像在自己的避風港灣裏頭躲;但是當傘由關再打開的那一剎那,我這邊的設計實際上就是這個女人她曾經美麗過。

然後,當她行完這一生,那個傘到她面前就像鏡子一樣,她望着鏡子當中的自己,她說你好,這一生你過得怎麼樣?你對我還滿意嗎?它是這樣的一種潛臺詞。

邱:你去國外也演出過很多回,你覺得中國古典舞在世界文化的氛圍來講,它有什麼樣的特點、優越性,還有她所接受的挑戰。

沈:我覺得中國古典的那種美是沒有辦法用其他舞種去取代的,它的那種內在美,是由它的文化的厚度和廣度奠定的,它的美是一種內在美。比如說外在的美,千迴百轉的是她的身體的身韻,她向外看,不是一下直出去,她是千迴百轉的,讓你覺得她含情脈脈的;內在美,就是有一種,情不知所起的一往情深。

這種美傳遞給你的時候,一定是意味深長的,這就是古典美的感染力,這是它的力量,它是內在力量,使它有這樣的一種內在能量的傳遞。這是是其他舞種絕對望其項背的;它是一種散淡清雅,這樣的美必須是文化厚度,所以我爲什麼說是其他舞種望其項背,就是這個道理。沒有一個舞種能夠達到這樣的一種雋永的美,只有中國古典舞。

邱:很多人看你各種各樣作品,然後會覺得你一直在關照女性的生命,生活裏我們怎麼關照女性的生命?

沈:嗯,首先我覺得作爲一個女性一定要獨立,你要自己能夠養活自己;其次要懂得愛惜自己,就是養生,我經常說要養生養心養靈。所謂養生就是充分的利用大自然那些免費的東西,空氣,朝露,晚霞,所有的美景,這些都是愛自己;養心上我們可以藉助,比如說你來跳舞吧,跳舞能讓你心情愉悅,或者你來接觸藝術吧,藝術能使你的靈魂飛昇,能讓你心隨時隨地想到它都甘之若飴,你的那種感覺就是一種享受,這是你的精神世界;接着,我覺得女性一定要有一個靈魂,就是要養你的靈,就是你一定要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你要心有所投靠,比如家庭,只要不是賣票的事,那就儘量不要佔我週末、晚上的時間,它屬於我的家人。

邱:對年輕同行或喜歡藝術的朋友有什麼忠告?

沈:我覺得是這樣的,就是說人的一生,呃,如果想要做成事的話,一定會遇到挫折的,不一定堅持就是境界,放棄也是境界,但是要學會聽你生命裏面那個聲音說,是堅持還是放棄。有的時候這個聲音發出的時候可能微小,我記得我在身處艱難的時候,這個聲音就發出來過:孩子你試試,我們走另外一條路,條條道路通羅馬。要學會傾聽自己心裏的聲音,然後順服,然後你一定會柳暗花明。

邱:我相信聽的人很多人內心會有感受,能感受到很多東西,謝謝您。

19111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