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長版”小長假,你的錢花哪了?——“五一”假期消費盤點)

今年“五一”假期迎來4天“加長版”,成爲消費的又一黃金窗口。當前,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鞏固,假日消費的火爆折射出我國消費市場蘊藏的巨大潛力。

這個假期,哪些消費火了?呈現出什麼新特點?你的錢都花哪了?

遊:出遊熱情高漲,世園會、大灣區等成熱門目的地

“五一”期間,各地景區紛紛開啓“人從衆”模式,但依舊抵擋不住大家出門的熱情。經文化和旅遊部綜合測算,2019年“五一”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1.95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增長13.7%。

作爲世界園藝界的“奧林匹克”盛會,北京世園會在小長假期間迎來開園後的第一波小高潮。據主辦方通報,北京世園會“五一”假期累計接待遊客超32萬人次。

受“一橋一鐵”開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爐等利好帶動,假期赴港澳的遊客大幅增加。

由於今年“五一”假期是4天,不少人選擇“拼假”出遊,帶火了旅遊消費。阿里飛豬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整體出行人數較去年“五一”假期增長51%,其中出境人數增長63%,境內旅行人數增長51%。

玩:觀影、看展成“標配”,同城活動照樣“嗨”

除了旅遊,觀影、看展覽等活動,也成爲小長假的“標配”。

這個“五一”假期,觀影熱情再創新高。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檔共產生綜合票房約15.4億元,創“五一”檔票房新高。與去年相比,今年“五一”檔日均票房漲幅高達15%。

除了看電影,逛展覽、參觀博物館等活動也成爲不少人的首選。“五一”期間,廣東全省博物館共舉辦特色展覽300多個;假期首日,北京市屬11家公園及園博館迎客56萬人次。

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旅遊、文化、信息等服務消費在我國消費中佔比越來越高。2018年居民服務性消費佔總消費支出的49.5%,將近一半,未來服務消費將成爲我國消費的主要增長點。

喫:打卡“網紅餐廳”,個性化餐飲服務受追捧

“今天你打卡‘網紅餐廳’了嗎?”在點評軟件和自媒體推動下,越來越多“網紅餐廳”成爲小長假期間吸引年輕人的“打卡聖地”。

精巧可口的拇指生煎、黑松露春筍素三鮮小籠饅頭,這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菜品,一經推出便成新晉“網紅”,成爲“五一”期間遊客在上海豫園一飽口福的“搶手貨”。

記者瞭解到,知名百年老字號南翔饅頭店,自去年10月完成品牌升級重新開業以來,推出新品小籠饅頭多達10餘款口味,“五一”期間日均銷量在3500籠左右。

受消費升級影響,餐飲消費呈現出蓬勃活力。今年一季度,餐飲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全國餐飲市場增幅高於整個消費市場增幅1.3個百分點。

更多個性化餐飲服務受到年輕羣體的追捧。“五一”期間,坐落在北京南鑼鼓巷的“貓小院”貓主題餐廳生意十分火爆。小清新裝修風格的餐廳裏,散養着數十隻不同種類的貓,餐廳菜品也主打貓咪造型,成爲愛貓人士的不二之選。

購:“買買買”更注重品質和消費體驗

小長假期間,部分傳統購物中心創新消費體驗,成爲人們光顧的熱門地。

位於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第一百貨商業中心“五一”期間迎來客流高峯,總經理範立羣告訴記者,商場在轉型升級後更注重服務體驗。例如各大美妝品牌紛紛邀約美妝師進行線上直播,同時開展現場美妝體驗,節日期間銷售總額同比上升75%。

有的商家則打造新業態,“售賣”生活方式。5月1日,上海蘇寧極物旗艦店正式亮相,依靠“咖啡+遊戲+居家生活+數碼影音+兒童娛樂”等各種場景配套,打造複合式文化生活空間。

受“五一”旅行季、結婚季等因素影響,戶外運動、居家生活、汽車用品等銷量呈上升趨勢。蘇寧大數據顯示,“五一”期間,汽車用品銷量同比增長163%,家電銷量同比增長49%,智能門鎖銷量同比增長253%。

專家:經濟平穩開局消費者信心增強

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6.4%,開局平穩,積極因素逐漸增多,消費者信心指數比上年四季度提升3.2點。

“百姓錢袋子鼓起來,消費才能火起來。”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表示,一季度中國經濟運行平穩,提振信心,消費者對於收入預期普遍較好,這是“五一”假期消費火熱的主要背景。同時,品質化越來越成爲消費主流,這也要求商家進一步創新供給,滿足消費者需求。

“五一”期間,人們高漲的出遊熱情也讓“堵”“塞”不可避免地成爲網友吐槽話題,爲了“治堵”,一些地方使出高科技手段疏導人流。業內人士指出,“人在囧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服務業供給能力有待提升,將倒逼有關方面積極尋找解決辦法,提高供給質量,回應百姓訴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