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被遗忘的传奇,这是一个绚烂而悲壮的中国故事——《神秘的西夏》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你对西夏这个国家了解多少:它有哪些民族英雄?它的领土在哪里?由谁建立?在历史上存在了多少年?

我猜大部分人对西夏的了解,大多来自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其中,虚竹娶了西夏的公主。而且,大家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可能也就止步于此。

我本人也是直到遇到这部名为《神秘的西夏》的纪录片,才恍然发现原来西夏是这么来的——李元昊在公元1038年建立大白高国,史称西夏,在1227年被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消灭,并惨遭屠城,党项人几乎被灭族。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然而,就这么一个血性方刚誓死不屈的民族,跟当时强大的蒙古军队共展开六次战争,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名命丧于此。拓跋思恭、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他们都是西夏人历史上的英雄,而英雄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神秘的西夏》这部纪录片,令我看到了如同《琅琊榜》一般的制作水准。 纪录片分为《失落的国度》《高原的孩子》《崛起之路》《大白高国》《以战求生》《后宫丽影》等,一共10集,讲述党项民族生存发展壮大衰落的全部故事,不无震撼。纪录片开篇以《失落的国度》开始,讲述西夏被后人一步步揭开面纱的过程。中国人有修史的传统,但西夏没有一本完整的史书。大仇人蒙古修了《宋史》、《辽史》、《金史》,唯独没有修西夏史。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公元1804年,著名文献学家张澍从凉州(今甘肃武威市)清应寺的一块碑文发现了西夏这个王朝的存在,由此开启了世人对这段遗忘的历史的探索。后来,在公元1908年,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在黑水城的一座佛塔的探险中发现了西夏这个国度的存在,大量的文献资料被俄国盗走。因此西夏的国宝文物及文史资料等几乎都留在了俄国,而国内有关西夏的资料和文物少的可怜,除了西夏在黑水城等地的遗址,几乎没有别的。所以,每当看到纪录片里俄罗斯探险队,两次进入黑水城盗走所有的西夏国宝文物,就觉得有些郁闷,不胜嘘唏。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比如下面这些: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还有大量珍贵独有的西夏文史档案资料,现今都在俄罗斯博物馆内。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看尽西夏的兴衰,一个灿烂王朝之后就静静地躺在了贺兰山下。一个民族也许会被灭亡,会消失,但是文明不会,而国宝文物正是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文明的载体,加强文物保护,令我们的文明流传千古。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而近代中国,更是历经浩劫,国宝书画的命运亦是多灾多难:有的在战乱中化为灰烬;有的在炮火中被列强掳掠而去;有的被王公贵族据为已有,然后作为抵债典当的资本;有的被贪利小人盗卖,以至于不知所踪……实在是由于年代久远而能传到今日、目前又保存在国内的作品,太少太少。流落在外的国宝数量不可计,价值更难估计。鉴于此,我们更应该以史为鉴,努力寻回我们的国宝文物,更希望咱们国家能早日迎回本就属于我们国宝文物。

好在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也从国宝归家之路中获得一点点安慰。

2019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与其他六尊已经回家的兽首铜像团聚,在“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中展出。11月27日展览结束后,马首铜像将入藏圆明园管理处,进行长期展出,这也是首尊回到圆明园收藏的兽首。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圆明园马首铜像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海晏堂外十二生肖兽首喷泉主要构件之一,由意大利人郎世宁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理念与设计风格,清乾隆年间由宫廷匠师精工制作,以精炼红铜为材,神态栩栩如生,毛发分毫毕现,历百年风雨而不生锈蚀,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马首铜像与其他11尊兽首铜像自此流失。此后百余年,圆明园兽首流散海外,与祖国分别。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圆明园兽首在内的我国流失文物陆续现身海外,受到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文物回归,障碍重重。每一尊兽首的回家之路,都凝聚着无数人的默默付出。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猪首的下落。经过努力争取,美国藏家同意将猪首转让给该基金。2003年9月,何鸿燊向该基金捐款人民币600余万元将猪首铜像购回,其后转赠保利集团,现由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据了解,这也是目前唯一以公益方式回归的圆明园兽首铜像。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获悉马首即将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的消息,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良好意愿,拍卖公司给予积极配合。同年9月,企业家何鸿燊得知相关情况后,慨然出资6910万港币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抢救流失文物,并宣布捐赠国家,彻底结束了马首铜像百余年的离散漂泊。国宝这么贵,为什么还要买呢?我想大家也都懂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中国的文物,里面蕴含着中国的文化与历史——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了就不容易找回来。所以,国家花巨资把这些东西购买回来,花巨资修建博物馆,免费给大众参观。这是将国家的文化与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就在那一刻可以穿越时空,回到某一个朝代,感受那时中华民族的气息。我们的内心也将更加笃定和自豪。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现有的国宝大都存在各地的博物馆内,很多家长会在暑寒假会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确实值得一去,但逛博物馆不像逛普通景点,是需要大量知识储备的,不然,去了以后也只是走马风花,文物的背后有什么文化知道都不知道。那就有浪费了大好机会了。所以,带孩子逛博物馆,一是需要一个好的讲解,一个是必须自己有一定的文物知识,至少知道什么东西是什么,要带着问题和知识去逛。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让自己和孩子都能极其方便了解国宝的好东西:《2020年国家宝藏日历》。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开始补充国宝文物和历史知识,毕竟软实力今后肯定能派得上用场,想来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眼看2020年就要到了,我自己也买了几本,一本留给自己用,其他几本送人。刚拿到《2020年国家宝藏日历》时,我就被这本颜值高、质感好、制作精美的日历惊艳到了,可以说它完全打破了我对日历的印象。我亲自拍了几张,供你们欣赏一下。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366个日子,366件国宝。每一页就是一张国宝。 比如秦的铜车马、唐的羚羊首玛瑙杯、北宋的三彩陶舍利塔,365天就是365个国宝。每张图片下面都有详细的介绍,以及这个国宝现在在国内或者国外哪个博物馆里,翻翻就是一部活色生香的中华文明史。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有了这个日历就好了,一天看一张,就能认识我们中国的一个国宝。知识就是这样慢慢无形的积累了起来。他知道的国宝越多,到了博物馆就能懂得更多,也能学会思想,为什么这个时间段是这样的文物,这个历史时期是这样的文物居多。另一面,这个日历还有一段摘录自《菜根谭》的优美文字,对孩子的语文也有帮助,自己也能接受美文熏陶,身心盎然。只需花49块钱,就可以让国宝在办公桌或者家里美美地放上一整年,每天了解一样国宝。自己用或者送人都很大方体面,送人日历,余香一年。

国家宝藏:钱我们可以赚,但文化与历史,一旦丢失就很难再找回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