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朱之文自己說,一些跟他沾親帶故的同村人,也沒少跟他借錢,再加上,每天絡繹不絕來看朱之文的粉絲和遊客,自然會有喫飯、住宿、買土特產等方面的消費需求,這也爲當地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益,甚至有的村民因爲拍他的衣食住行沾了光,成了網絡上的知名拍客,每個月收入不菲。如果朱之文選擇離開家鄉,那麼,對朱之文來說是致命,這樣一來,他“農民歌手”的人設就不完整了,但反過來說,朱家樓和十里八村的村民的利益,也會因朱之文的搬走,而受到一定損失。

“大衣哥”朱之文家門被踹上了熱搜,隨後有消息稱,當地主管部門將對朱之文所在的主樓村進行民風整治。

有人覺得,因爲一位農民歌手家門被踹開,就興師動衆實屬不該,有人認爲,朱之文所在的當地風氣確實應該得到整治,這也是還善良老實的朱之文一個“公道”。

我覺得,朱之文與他的家鄉朱樓村,其實是“利益共生”的關係:朱之文需要自己的農民歌手身份,村民們也能從直接和間接的從朱之文身上獲得利益。之所以傳出當地出手整治秩序的消息,其實是要保護這種“共生”的關係,最終還是爲朱之文和當地村民着想。

中國人最講求知恩圖報,朱之文對朱家村是“有恩”。回到家鄉的朱之文,確實對家鄉做了很多事,不管是捐款修路還是換變電站,亦或是給所在的鄉鎮捐款,最終受益的還不是當地的老百姓。

據朱之文自己說,一些跟他沾親帶故的同村人,也沒少跟他借錢,再加上,每天絡繹不絕來看朱之文的粉絲和遊客,自然會有喫飯、住宿、買土特產等方面的消費需求,這也爲當地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益,甚至有的村民因爲拍他的衣食住行沾了光,成了網絡上的知名拍客,每個月收入不菲。

如果朱之文選擇離開家鄉,那麼,對朱之文來說是致命,這樣一來,他“農民歌手”的人設就不完整了,但反過來說,朱家樓和十里八村的村民的利益,也會因朱之文的搬走,而受到一定損失。

不過,相信一些村民打朱之文出名之後就就很不忿甚至很眼紅,這是典型的“氣人有、笑人無”心理。

在他們看來,朱之文的成名是偶然的,一場商演幾十萬收入,根本不差錢,所以,借錢不還也好、借你名字掙錢也罷,甚至踹你家門都是“應該應分”的,你就只能忍着,幫着和稀泥。

看一件事情,角度不同、格局不同,結果自然大相徑庭,一些村民只盯着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卻沒想明白,如果朱之文覺得太窩囊負氣而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會跟着“名存實亡”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