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佐佐木友次不是狂熱的好戰者,他實在沒勇氣開着飛機去撞敵人的戰艦。佐佐木友次的指揮官巖本益臣大尉就曾很明確地告訴過他:神風特攻隊的首要目的是對美軍造成創傷,把炸彈扔到敵人的戰艦上,而不是送死。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主角是名叫佐佐木友次的日本飛行員。

衆所周知,二戰末期,敗局已定的日本高層爲了避免戰敗,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他們組建起所謂的“神風特攻隊”,強迫士兵以自殺式襲擊的方式爲日軍換來戰損。“神風”二字取自於歷史:公元1274年和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曾兩次集結大軍試圖征服日本,巧的是,這兩次征討均被颱風擋回。由此可見,“神風特攻隊”這種戰術已然是軍國主義分子在絕境中心存僥倖的賭博。

雖然高層對每一名特攻隊員許諾以“榮耀”,即駕駛着飛機衝撞美軍戰機或是戰艦,這樣的做法是英勇光榮的,配得上“天皇的戰士”的稱號。特攻隊組建於1944年10月19日深夜,最初目的是尋找並殲滅美軍航母。最初,它的骨幹是一羣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日軍第一航空隊的精英。在日軍高層巧妙的包裝下,特攻隊變得“光輝”起來,也因此攏獲了大批支持者。

其實,特攻隊所做的勾當十分骯髒,且不說那些“飛行員”大多都是速成的,實戰經驗幾乎爲零,飛機還粗製濫造,到了後來,特攻隊乾脆逼迫士兵去送人頭。爲防止有人臨陣逃脫,高層專門派出飛機爲特攻隊戰機“護航”,看到有不對勁的就立馬開火;同時,特攻隊員的戰機裏只有能支撐單程飛行的油,可以說,只要登上了飛機,隊員們便九死一生。

然而就在如此嚴苛的背景下,佐佐木友次卻爲神風特攻隊出戰了8次;奇葩的是,他能屢屢死裏逃生,靠的不是精湛的駕駛技術或是過硬的心理素質,而是“偷奸耍滑”。

按照傳統,特攻隊飛行員在出徵前都會喫頓好的作爲“壯行飯”,佐佐木友次喫飽了就跟隊友一塊爬進戰機,不料第一次出征,戰友全部陣亡,他卻倖存歸來了。被問原因,佐佐木友次很無辜地說:有點緊張,加上當時太亂了,他跟丟了大部隊,也沒找到美軍戰艦,沒辦法就只能回來了。

誰都會犯錯,更何況是第一次,誰料佐佐木友次第二次出征又是一個人回來了。這一次他說飛機出了故障,實在是沒辦法。上司不是傻子,一想就知道他是在划水。不過上司還指望着佐佐木友次去送人頭呢,實在是不好發作。誰料這兩次“僥倖歸來”只是個開始,在隨後的6次自殺式襲擊中,佐佐木友次如幸運之神附體,在敵人和自己人的圍追堵截下,居然一次又一次地倖存。即便是跟美軍短兵相接,他也只是象徵性地丟個炸彈,隨即立馬返航。

其實,佐佐木友次慫是慫,但也不是死皮賴臉的人。當第八次“倖存”歸來後,無論是上司還是戰友,他們都把他視爲“懦夫”。在軍國主義日本的環境下,這樣的處境是相當難受的。佐佐木友次不是狂熱的好戰者,他實在沒勇氣開着飛機去撞敵人的戰艦。其間,他多次試圖自殺了結,但同樣始終沒有勇氣。當第9次任務即將開始時,日本天皇宣佈“停戰”。戰後,佐佐木友次一直活到了92歲。

其實,與其說佐佐木友次慫,不如說他就是個日軍當中矛盾的具體體現。史家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二戰日本真正精幹的軍官都在中下層,高層決策者的水平實在是不敢恭維。實際上,雖然日本在戰爭中扮演的角色毫無疑問是邪惡至極的,但日軍中確實不乏理智者。當“神風特攻隊”這樣的戰術被提出後,立馬有人對此表示質疑:高層又要把戰爭打到底,又拼命地逼迫飛行員去送死,人都沒了還打什麼仗?

佐佐木友次的指揮官巖本益臣大尉就曾很明確地告訴過他:神風特攻隊的首要目的是對美軍造成創傷,把炸彈扔到敵人的戰艦上,而不是送死;“投下炸彈能命中的話,根本沒必要用飛機去撞。”由此可見,佐佐木友次的“慫”很大程度上源自於中下層日軍官兵對戰爭的理智,畢竟生命僅有一次,打仗不是拍電影,憑啥要拿自己的命給軍國主義當炮灰,況且這場戰爭敗局已定?

如今,佐佐木友次的事蹟被視爲二戰中的奇葩操作,被嘲笑爲“大阪(指大阪師團,即日軍第四師團)遺風”。然而換個角度一想,或許佐佐木友次這樣的做法纔是正常人的選擇,而那些懷揣着對天皇的愚忠、硬着頭皮開着飛機朝美軍戰艦撞去的做法,這纔是真正的奇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