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所有的行爲都需要獎勵,過度的物質獎勵會讓孩子失去新鮮感和做事的動力,過少的獎勵起不到激勵的效果。同時,單一的獎勵會讓孩子失去興奮感,失去做事的動力。

最近一期《奇葩說》的辯題:“奇葩星球規定:星球將給做好人好事發紅包,你支持嗎?”

哈佛才女詹青雲、曾經的BBK肖驍、新奇葩秦教授認爲紅包會傷害人們的善心,與正方程璐、楊奇函、梁秋陽脣槍舌戰。在硝煙瀰漫中,正方遺憾敗北。

正方認爲發紅包,會使人更願意做好事,激勵人向善。而反方認爲:發紅包會傷害好人,低估人性。相比較於反方的“情懷論”,我更喜歡正方的“激勵制”。而前不久,兩位醫生導尿救人上熱搜,並且獲得十萬元獎勵不是對正方的無聲支持嗎?

從經濟學角度看,獎勵是經濟發展的必需,是社會進步的源泉。

可是,也有很多父母擔心:如果社會只強調物質獎勵,那孩子們還會做好事嗎?孩子們還會主動學習嗎?沒有了紅包的物質獎勵,孩子們就沒有內驅力?

也有不少父母求助:孩子動不動地就要獎勵,小時候要貼紙還承受得起,現在要IPAD,我們怎麼辦?總不能百依百順吧?

甚至於現在我家三歲的女兒經常從幼兒園回來,就會和我要獎勵。

她幫我端菜,會告訴我:“媽媽,你要給我貼小紅花。”

我不同意給她喫糖,她會說:“媽媽,你不給我喫糖,我就不給你貼紙了。”

而且帶娃學習繪畫,課後我經常看到孩子手裏拿着糖果或者貼紙。

帶娃去參加我們小區的親子活動,貼紙也成了獎勵的必需品。

物質獎勵成了育兒的法寶,被人人追捧,卻也被許多人所詬病。也有不少文章講到,物質獎勵會讓孩子失去責任心,唯利是圖,慾壑難填,養成錯誤的金錢觀,失去內驅力。

物質獎勵真的是無惡不赦嗎?物質獎勵真的會讓孩子得寸進尺嗎?物質獎勵真的會破壞孩子的內驅力嗎?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是物質獎勵的支持者,擁護者。

2011年,王東在《腹側被蓋區多巴神經元編碼激勵與動機信號》博士論文中指出:中腦腹側被蓋區(VTA)多巴胺神經元在獎勵時,放電活動顯著,會釋放對記憶強化鞏固的分泌物,意味着它的確可以達到加強好行爲的學習效果。而懲罰、恐嚇和驚嚇會抑制放電,也就是多巴胺分泌會減少。

所以說,物質獎勵是沒有問題的,是有用的,初期可以引發孩子學習的動力。但是,我們的不恰當運用會讓寶物成爲了垃圾,產生了毒副作用。

那麼,獎勵爲何會失效呢?

獎勵失效背後的三大心理學效應‍

01)邊際遞減效用:獎勵越來越多,愉悅感越來越少

“邊際遞減效用”是經濟學上的概念,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種投入要素連續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產值後,所提供的產品的增量就會下降,即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會遞減。當消費者消費某一物品的總數量越來越多時,其新增加的最後一單位物品的消費所獲得的效用(即邊際效用)通常會呈現越來越少的現象(遞減)。

這也是爲什麼在我們物質獎勵孩子後,孩子對獎品興趣越來越低,需要我們不斷加大獎品分量纔會有吸引力。

如同德國經濟學家戈森說的那樣:“同一享樂不斷重複,則其帶來的享受逐漸遞減。”

初期的物質獎勵確實立竿見影,但隨着孩子的 “審美疲勞”,激勵效果越來越差。

02)扇貝效應:固定時間的獎勵會失去刺激性

"扇貝效應"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的,他實驗觀察小白鼠的反應得知,倘若他每隔20秒強化一次小白鼠,那麼它的反應就會先停頓,雖然反應速度會增快。速度達到峯值之後再繼續強化,又會形成新的峯值,把白鼠的反應化成座標圖,看起來就像是扇貝的形狀。因此,被稱爲“扇貝效應”。而且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倘若停止強化,那麼白鼠的反應速度也會一落千丈。

“扇貝效應”告訴我們:固定時間的獎勵不會強化孩子的行爲。短期內強化和獎勵會督促孩子完成任務,一旦停止了強化,孩子就會失去做事的動力。

這也是爲什麼許多父母反應,過去貼紙就可以讓孩子歡呼雀躍的獎勵,現在得玩具車、玩偶、紅包,甚至IPAD等等大額的商品纔可以。

因爲固定的獎勵會讓孩子關注“獎勵”勝過“做事”本身,養成對獎勵的依賴心理。當沒有父母的獎勵,期望落空的時候,孩子就會失望,喪失做事的動力。

同時,單一的獎勵會讓孩子失去興奮感,失去做事的動力。畢竟已經擁有的東西不會有刺激感,也就不會重視了。

孩子的成長就像唐僧取經,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面對的挑戰和挫折數不可數,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相伴相隨。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改變獎勵的強度和大小,也會加重父母的負擔,一輩子沒法放手。

而當我們不在用獎品激勵孩子進步時候,孩子就會不知道自己的方向,茫然無措,成了“啃老族”。

03)瓦倫達效應:以結果爲導向,忽視過程

當我們過分注重結果,忽視了孩子努力的過程,孩子做事的興趣就會被獎勵所代替,就會降低孩子做事的主動性和責任心,孩子就會患得患失。

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鋼索表演藝術家,以精彩而穩健的高超演技聞名。他從來沒有出過事故,因此,當演技團要爲重要的客人獻技時,決定派他上場。但他在這次重大的表演中,卻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爲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的表演,他總想着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

正是由於瓦倫達過分關注結果,忽視了鋼索表演的過程,而給自己帶來了毀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獎勵可以給孩子帶來肯定和讚賞,激勵孩子向上的鬥志。但是,當我們不斷重視結果把學習成績和手機、電視、金錢掛鉤的時候,孩子就會改變做事的動機,從我想做演變成爲了獎品而努力。孩子們從最初的體驗樂趣,逐步演變爲獲得獎品而努力,失去了做的趣味。

甚至我們只關注學習成績,會讓孩子感覺自己被忽略。不斷用豐富的獎品來誘惑孩子學習,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只關心成績,不關心自己,有失落感,鬱鬱寡歡。

過分關注結果,會讓孩子失去跳一跳的勇氣。孩子就會覺得即使努力也沒用,會有挫敗感,失去了突破舒適區的膽量。長此以往,孩子還會形成“習得性無助”,覺得自己不行,不可能,形成自卑心理。

即使我們允諾給孩子豐富的獎勵,也會讓孩子覺得不如放棄來得容易。

那麼,在生活中,我們如何激發孩子做事的動機呢?

三招破解物質獎勵的無效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的行爲是由動機所支配的,動機是由需要引起的,行爲的方向是尋求目標、滿足需要。

它表明,當我們產生需要而未滿足時,會出現緊張不安的心理狀態。而在我們碰到能夠滿足的目標,這種緊張不安的心理就會轉變爲動機,並在動機的推動下,向目標前進。而當我們達成目標後,需要就得到滿足,緊張不安的心理狀態就會消除。隨後,又會產生新的需要從而引發新的動機和行爲。

行爲的基本心理過程就是一個激勵的過程,通過有意識地設置需要,使被激勵的人產生動機,進而引起行爲,滿足需要,實現目標。

所以,獎勵可以誘發人的行爲朝着想要的方向努力。從馬斯洛需求五層次上我們知道人的需求分爲: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但是它們的需求程度是由下而上攀升。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而自我實現的需求是最高等級的需求。

我們的物質獎勵可以滿足孩子成長過程的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但是隨着孩子長大,孩子對更高一級的需求如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就會更加關注。這就要求我們需要逐步改變獎勵來滿足孩子的內在發展需要,讓獎勵的效益更大化。

01)合理的獎勵制度,破解邊際遞減效應

物質獎勵可以激發孩子做事的動機,但是作用是有限的,而合理的獎勵制度才更有效。

想要保證獎勵制度的合理性,我們可以這樣三步走:

001)考慮獎勵的可行性

在制定獎勵制度,我們最好和孩子商量,是孩子可接受的獎勵。如果孩子完成不了,有什麼後果需要孩子承擔。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我們要及時制止,商量出折中的建議,保證獎勵的可行性。

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拿出筆,列好獎勵的清單和承擔的後果。

002)考慮獎勵的多樣性

獎勵是爲了激發孩子的主動性,給孩子的物質獎勵最好是甄選過的益智類玩具或者有趣的集體活動。比如收集類的樂高、芭比娃娃或者書籍,讓孩子體驗延遲滿足以及獎勵的喜悅感。還可以是獎勵全家一起親子暢聊時光,和孩子一起做蛋糕活動,郊遊等等。

平時,我給女兒的睡前故事都是兩個,但在她幫助我端盤子,我會獎勵她今晚的睡前故事可以增加一個,她就開心地樂不可支。

003)考慮獎勵的時機

獎勵的背後是我們父母的愛和智慧,但是在不同時間段獎勵的效果是不同的。

超前的獎勵會讓孩子覺得無關緊要,滯後的獎勵會讓孩子感覺到不重視,失去了獎勵的意義。

在孩子遇到困難取得成績時候,我們要即時反饋,但是不誇大孩子的行爲。

考慮獎勵的可行性,獎勵的多樣性,獎勵的時機,設置合理的獎勵制度,讓獎勵更高效。

02)循序漸進的獎勵,破解扇貝效應

不是所有的行爲都需要獎勵,過度的物質獎勵會讓孩子失去新鮮感和做事的動力,過少的獎勵起不到激勵的效果。

如果是孩子感興趣的活動,我們就不要設置獎勵,哪怕孩子做得很好也不要獎勵。畢竟站起來就能拿到的獎勵,誰還願意跳一跳突破舒適區呢?

如果我們是想培養孩子做事的習慣, 三步走來激勵孩子:

(1)初期,我們可以用物質獎勵打開孩子對新習慣的嘗試,畢竟萬事開頭難。

(2)當外部獎勵逐漸讓孩子產生做事的動力,我們積極關注孩子做事的過程,發現孩子做的好的方面給與即時的反饋和肯定,哪怕很小的一點點。

(3)當孩子養成習慣之後,我們可以逐步退出獎勵機制。爲孩子種下夢想的種子,幫孩子樹立理想,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臺灣兒童音樂教育家鄭又慧女士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樂師》中講到,在自己女兒學琴初期,她經常用貼紙作爲獎勵激勵女兒主動學習。但兩年後,女兒進入疲憊期,想放棄學琴的時候,她尊重孩子的意願,停止了女兒的彈琴練習。但同時,她會帶女兒參加各種音樂會來喚起女兒學琴的動力。

直到三個月的堅持之後,女兒才主動和媽媽說,想繼續彈琴。她同意了女兒繼續學琴的想法,但是怕破壞孩子的內驅力,只同意女兒每天一首曲子練習3次。

而鄭又惠女士和女兒之間的循序漸進的做法保護了孩子學琴的興趣,給孩子們帶去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循序漸進的獎勵,培養孩子的新習慣。

03)成長型思維,破解瓦倫達效應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把250所中小學的3.6萬名學生分爲兩組,第一組孩子會獲得(結果獎勵,也就是考試分數高才能得到獎勵)。第二組則獲得(立即滿足獎勵,比如讀完一本書,認真做題,就能得到獎勵)。

研究結果發現:第二組孩子學習成績有了快速、顯著的提升,而第一組孩子的成績則沒有明顯的變化。

結果獎勵有時候也會無效,因爲目標遙不可及,即使我努力了也不一定實現結果不如放棄算了,這就是固定型思維。他們認爲自己的能力和智力是定量的,害怕失敗,只選擇簡單輕鬆的事情去做。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概念是斯坦福大學的卡羅爾.德韋克教授首次提出的。他在《終身成長》書中講到:“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爲能力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儘管先天才能、資質、性格各有不同,但是他們樂於去接受挑戰,積極地去擴展自己的能力。”

這種思維模式的差異決定了孩子是否有潛力和內驅力,對孩子的一生意義重大。

而思維模式的建立不是先天決定的,受後天環境的影響更大。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1)改變語言的習慣

以前,在孩子初學爬行時,我經常誇獎孩子:“你真棒”。後來,我學習了成長型思維後,會告訴孩子爲什麼誇獎她,誇獎孩子努力的過程。在女兒搭建玩具失敗後,我會注視着女兒,真誠地誇獎她:“你試了好幾次都沒有放棄,終於把磁力片達成了正方體,好棒呀。”

(2)幫助孩子面對挫折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格林厄姆在《爲什麼孩子不喜歡上學》講到:孩子在探索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過程獲得自己的體驗纔會內化在血液中成爲長期記憶。

面對挫折時,孩子的挑戰會幫助大腦分泌多巴胺,提高孩子的成就感,獲得內驅力。

試錯是最好的學習。

過去在女兒搭建不好積木,我常常積極地幫她搭好。可慢慢地,我發現她在遇到困難就直接找我幫忙。於是,我會陪伴她、鼓勵她、指導她而不是代替她。孩子就會慢慢願意嘗試了。

改變語言的習慣,幫助孩子面對挫折,讓孩子從“要我做”的控制轉變爲“我想做”的主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寫在最後

最後,我們再來總結一下物質獎勵無效的原因:

邊際遞減效用:物質獎勵越來越多,愉悅感越來越少

瓦倫達效應:以結果爲導向,忽視過程

扇貝效應:固定時間的物質獎勵會失去刺激性

針對以上原因,我們根據馬斯洛需求發展的理論,提出了三大破解之招。

考慮獎勵的可行性,獎勵的多樣性,獎勵的時機,設置合理的獎勵制度,讓獎勵更高效。

循序漸進的獎勵,培養孩子的新習慣。

改變語言的習慣,幫助孩子面對挫折,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使孩子具有內驅力。

心理學家斯金納研究發現:人類和動物是最適合用獎勵機制的,而獎勵是正向強化,可以激勵孩子去努力,實現內心的滿足。

所以說,物質獎勵不是洪水猛獸,唯恐避之不及。我們要善於假借於物質獎勵,讓收益最大化,但不要被物質獎勵所奴役。

畢竟,沒有一種科學研究是完美無缺的,新研究推翻舊研究也是一種成長型思維。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看見孩子的進步,鼓勵孩子的努力,讓孩子有面對未來的勇氣和責任纔是我們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參考論文:

【1】張衛羣.輪激勵在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102.

【2】王東.腹側被蓋區多巴神經元編碼激勵與動機信號【J】.博士論文,201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