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认为轻机枪一定需要2人配置,其中,一个是射手,一个是副手,确实没错,但那是二战时期的配置了。

那时所谓的轻机枪,都有10公斤左右的重量,长度也大都在1.2米左右,弹匣容量也大都在20-30发之间,因为当时步兵尽管有为数不多的冲锋枪,以及半自动步枪,当然有许多军队直接没有这两种步兵武器。

在栓动步枪仍然是步兵主要兵器的年代,轻机枪无疑是步兵班、排、连主要的火力输出单元,但有限的弹容量导致轻机枪持续射击能力有限,所以需要经常更换弹匣,因此必须配备一名副手,不断地给空弹匣压子弹,同时随时准备射手负伤或战殁时,能马上顶上去。

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轻机枪已被班用机枪的概念所取代,重量也在3.5-5公斤之间,相当于二战时期一支步枪的重量,且采用75发弹鼓或100-200发弹链供弹,也通用30发自动步枪弹匣。

班用机枪由于采用弹鼓和弹链供弹,不再象二战时期20-30发弹匣供弹,火力持续能力大为提高,最关键的是,步兵都使用了30发弹匣的自动步枪,火力较之二战时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因此步兵不必象而二战栓动步枪兵那样,对轻机枪火力非常依赖,又由于班用机枪重量轻,所以现在军队班用机枪都是一个人使用的,很少再配所谓的副手。

即使老美M-249班用机枪,采用200发弹链供弹,必要时也能使用30发北约标准弹匣,也就一个人使用,并没有什么机枪副手。

国内军队情况也一样,95式班用机枪,空枪仅重3.95公斤,与步兵的自动步枪重量没什么大的区别,采用75发弹鼓供弹,也能用30发步枪弹匣,一人就可轻松操控。

很难想象,非得给95式班用机枪配一名射手,然后,打仗的时候,副手就呆在射手旁边,只是傻傻地提供弹鼓,自己不会操起95式自动步枪搂火,真是人员的极大浪费。

所以,到现在为止,还坚持轻机枪要有2名射手的键盘侠,其脑瓜依然停留在二战时期,看不到步兵对轻机枪的依赖性已经大大降低,事实上,班用机枪的概念早就取代了轻机枪。

如同现在的重机枪,事实上就是12.7毫米和14.5毫米的高射机枪,已不再是二战时期的7.62毫米、7.7毫米、7.92毫米重机枪。

也即班用机枪取代了二战时期的轻机枪,高射机枪成了现在的重机枪,二战时期重机枪的角色,就是现在的通用机枪来取代。

综上,二战时期,由于栓动步枪兵对轻机枪依赖性很高,其机枪弹匣容量低,需要不断持续地射击,才能压制对手的进攻,所以必须配备一名副手。

现在,轻机枪被班用机枪的概念所取代,由于步兵都用上了自动步枪,对班用机枪的依赖大为降低,且班用机枪重量下降,采用了75发弹鼓或100-200发弹链,火力持续能力大为提高,一人就能轻松搞定,所以就不必配副手了。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