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初年,匈奴勾结汉朝反叛势力,企图攻打太原。汉高祖刘邦率领32万汉军精锐御驾亲征,中途由于轻敌冒进加上匈奴骑兵战力彪悍,刘邦被匈奴一度围困在白登,最后多亏陈平出奇计,才死里逃生。此后匈奴一直成为汉朝的大敌,刘邦死后,匈奴单于冒顿依仗兵马强壮,写信侮辱吕雉,吕雉也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

白登之围后,汉朝实行屈辱的和亲政策,每年送给匈奴大批棉絮,丝绸,粮食等物品来换取北方的安定。然而即便如此,匈奴仍旧无视盟约,经常掠夺侵犯汉边。汉武帝时期,国力经过文景之治后开始殷实强盛,汉武帝决定改变汉朝屈辱的境地,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卫青不负众望,挥师出关后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等地。冠军侯霍去病更是天神下凡,勇不可当,其作战不拘古法,用兵灵活,特别善长途奔袭及大迂回作战。在两次河西之役中,霍去病大败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一直追赶匈奴到狼居胥,并在狼居胥祭天封地后才凯旋而归,自此一战,史书记载: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卫青,霍去病的巨大战功一举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重塑了汉朝的气势和军心,卫青和霍去病也成为抗击匈奴的名将被后人铭记和赞扬。然而卫青和霍去病之所以能面对匈奴战而胜之,除了自身卓越的军事天赋外,更和汉武帝的支持,汉朝的国力鼎盛是分不开的。
历史上还有一位名将,其人比霍去病更牛,仅凭一郡之力便威震匈奴,让匈奴闻风丧胆,他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战国时期各国相互攻伐,战事频繁,而赵国又名将辈出。李牧起初只是北方雁门郡一个默默无闻的将领,常年戍守北方,防备匈奴。

作为雁门郡的最高长官,李牧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的赋税也都由李牧掌管,作为军费开销。他每天都要杀牛宰羊犒赏士兵,教习他们骑马射箭,并严令任何人不得出战匈奴。长此以往,士兵都认为李牧是个胆小的人,赵王为此还曾派人责备李牧,并把他召回,派别人顶替李牧。然而此后赵军与匈奴的战争中,赵军却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赵王只好又请出了李牧。

李牧来到边境,仍旧坚持自己闭关自守的策略,匈奴每次前来掠夺都一无所获,更加认为李牧是一个胆怯懦弱之人。李牧看时机已经成熟,就精选敢死之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出站匈奴。期间佯装败退,把大批牛羊物资丢弃给匈奴,匈奴不知是计,争先抢夺战利品,阵型大乱。随后李牧一声令下,常年养精蓄锐的赵国士卒从两翼包抄合围匈奴,匈奴大败,被赵军斩杀十多万人。
李牧趁势进军,消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闻李牧名不敢接近赵国边境。襜褴和林胡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善骑射,经常跟随匈奴南下犯边,此一战后被李牧攻灭,名字从此消失于史册中。

李牧也一跃成为战国时期的耀眼名将,长平之战后,赵国精锐被白起活埋,赵国元气大伤。为了阻止秦军攻灭邯郸的步伐,赵王迁调李牧抵御秦国的虎狼之师。李牧临危受命,率领赵国仅存的孱弱之兵连战连捷,秦军在李牧面前损兵折将,不能前进一步,就连秦国名将王翦也顿足无策。只可惜李牧不逢明君,在流言的攻击下,被赵王捕杀,让人深为痛惜。
相关文章